□本报记者曾志
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帮企业跑前跑后张罗手续准备……这些事,看上去都应该是自家人给办的。在贺州,政府就把企业当成了自家人,帮企业办理运营、发展中的大事小情,这就是被企业家所津津乐道的“保姆式服务”。
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我们企业在25万吨人造岗石功能填料这个项目的技术升级过程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为我们协调办理各项手续,促使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贴息贷款,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为我们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贺州市科隆粉体有限公司监事彭永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彭永智的话就是贺州市对企业“保姆式服务”的注释。去年,贺州市为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安全生产、融资培训等方面需求和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贺州市组成了五个对口服务协调小组,每月深入三县两区(管理区)进行调研督查,并制定了《贺州市化解企业难题滚动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贺州市十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贺州市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实施方案》等,以帮助企业融资。2012年,贺州市工业园区获得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2100万元,其中,旺高工业区1300万元,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400万元,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400万元。目前各园区无偿补助部分(占下达资金的50%)已全部下达到各园区,园区用于道路、排污管网、土地平整的等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服务助推企业成长
八步区信都工业区是承接桂东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也是贺州市重点打造的六大园区之一。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7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广西八桂新凯骅木业有限公司地处信都工业区八桂木材加工集散中心,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资源综合利用型企业。董事长黄文泽说,企业的发展,除了有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也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各职能部门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分不开,他们积极帮助企业完成手续准备、材料审阅等前期工作,并全程帮助办理各种相关手续。
贺州市在全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的过程中,还建立健全了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制度,对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全力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健康成长。“好的项目引进来,还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尽力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赢得企业的认可,实现‘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有贡献\’的目标。”市工信委副主任、中小企业局局长蒋华庆说。
再大的困难都能解决
“有困难找政府、找职能部门,再难的事也迎刃而解了。”贺州市科信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先生说,自项目破土动工以来,困难和问题碰到不少,但每次都能得到较圆满的解决,贺州市委、市政府及信都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
落实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努力帮助重点工业企业解决好立项审批、工程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这是贺州市为落户企业提供的贴心服务之一。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贺州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入园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招工、人员培训、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用地、职工子女就读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扶持和政策方面的优惠;构建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了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此外,贺州市还将根据园区产业发展情况,为中小企业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贺州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在项目引进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让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就要求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与问题,企业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都能解决了。”蒋华庆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雪)近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关于给予全区发展改革系统成绩优异的集体和个人记二等功的决定》,贺州市发展改革系统两单位和三人获得表彰。据了解,此次全区发改系...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