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新闻 昭平新闻 钟山新闻 富川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贺州市 > 贺州新闻 > 正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广西日报 2013-02-19 14:48   https://www.yybnet.net/

李可萃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形式,如桂南采茶戏、桂剧、壮剧、邕剧、壮族舞蹈、彩调剧等;二是集中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服饰,如贺州瑶族服饰、南丹白裤瑶服饰等;三是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如壮族蚂拐节、京族哈节、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田阳敢壮山壮族歌圩等;四是民族民间传统生产、制作工艺和其他技艺,如三江侗族木建筑技艺、金秀瑶族石牌制作、靖西壮族陶器制作等。

近年来广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节庆活动日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有的甚至被取代。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流失,加强保护刻不容缓。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定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面了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多举措严防普查统计错漏现象发生;根据普查情况,甄选出精品,实行分等级保护,优先保护一些濒危遗产;更新完善已建立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对一些消亡趋势加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更有力保护。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传播,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动员和鼓励更多的人或民间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三是采取保护与利用并举方式,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业。将民族文化、刘三姐文化、山水文化成功融合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其强大的产业效应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最亮丽的民族文化品牌,这一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我区已创建广西文化产业项目库,着力培育民族文化品牌,扶持民族特色品牌企业,支持钦州坭兴陶、靖西绣球等民族民间特色工艺品牌做大做强。通过举办各类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等活动,推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校园党建创新有声有色

陈松青贺超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严格按照“三服务两满意”的党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等中心工作,创新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党建创新落脚基...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两会微博集萃2013-03-15 14:36
评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