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丹文/图)又是一年春耕时,如今正是南方水稻浸种的关键时节,3月4日下午,记者跟随农技人员乘车来到八步区信都镇北津村,一下车就被一台模样奇怪的黄色机器吸引住了。
只见一名农技人员将筛选过的土肥铲进四方形的铺土装置内,另一人则将稻种倒入播种装置内。以前水稻育种繁复的操作程序,这台机子一下子就完成了。记者用手摸了一下育苗盘,发现里面的稻种土层均匀,湿度适中。
“这个机器一小时能播600盘,相当于以前7、8个人的操作量。”八步区农业局副局长罗斌广告诉记者,这是一种高效自动化的盘育苗播种设备,集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功能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水稻盘育秧播种的各道生产工序。该机器单位成本降低20%以上,成秧率90%以上,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育秧成本低、质量好、节种省工等优点,是一项农业节本增效的新技术。八步区种粮大户沈利成去年采用一体化水稻盘育秧技术,节省人工三万多元,还比传统育种提前了十天,为晚稻安全避过了寒露风,提高了粮食产量。
去年,贺州市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引进推广了许多宜操作、简单便捷的农业技术,农业科技集成推广应用在田间地头展现出巨大活力。去年全市粮食产量达71.9万吨再上新台阶。
下图为农技人员正在用水稻盘育秧播种机对稻种进行播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艳茗通讯员陈高鹏)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贺州,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3月29日,市林业局在灵峰广场开展主题为“美丽贺州,让鸟儿自由飞翔”的爱...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