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陈静 通讯员/黄志华 周祥)水稻育插秧、甘蔗机种和机收是我区农业机械化的“瓶颈”。3月13日,记者从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了解到,为突破水稻、甘蔗生产机械化“瓶颈”,我区农机部门今年重点实施三大“全程生产机械化突破工程”,着力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突破工程。在南宁、贵港、玉林、贺州、来宾5个市建设10个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好的标准化育秧工厂,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水稻良种推广与机械化育插秧结合、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新路子,形成农民、农机合作社和社会资本投资运营育秧工厂的多赢模式。
实施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突破工程。实施贵港浔郁平原“十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南宁市“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以及20个“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路径。
实施甘蔗全程生产机械化突破工程。在全区建设4个万亩、15个千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重点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瓶颈,推进甘蔗收获、种植和节水灌溉机械化。
“三大突破工程”核心示范区18.5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00万亩以上。通过实施这一工程,今年我区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1.7%以上,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62.5%,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46.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今年3月份以来,广西工商系统深入开展服务台资企业“六个一”活动,以扎实的作风和优质的服务,为在桂台资企业排忧解难。“六个一”活动即“走访一批台资企业、召开一批台商座谈会...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