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毛姗姗文/图
4月16日,在位于贺州市石材加工销售东区基地的金磊工艺厂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着切割大理石,地板上整齐地堆放着大理石加工成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就在一个月前,这家大理石厂却收到了建厂以来最严厉的“罚单”——停产整改。
“昨天工厂才恢复生产,被拉闸停电要求整改后,我亲自组织工人扩建环保池,疏通水沟,还修建了1.5米高围墙,用水泥做到三面硬化,改善工厂周边的环境。”老板岑贞求说,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工厂终于通过验收,挂上了“生产性废水零排放企业”的牌子,重新投入生产。
岑贞求所经营大理石厂的改变,是平桂管理区“清洁江河”行动的一个缩影,也是452家被要求整改大理石加工企业中的一个成功典型。
据了解,自从“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开展以来,平桂管理区联合多部门,重拳出击开展“清洁江河”行动,以“严”字当头,打击西湾河流域矿产品采选、大理石及粉体加工企业等各类环境污染源,对相关企业采取停电整改,对不达标排污的企业实行停电整改的“休克疗法”,以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饮用水源安全。
记者在西湾河流域实地调查河流治理进展情况时发现,昔日因污染严重而俗称为“牛奶河”的西湾河,水质得到初步改善,白色已经褪去。
“一个多月全方位的整治,管理区管委采取统一行动,抽调国土分局、环保分局等多部门130多人和20多辆车,分别对西湾204队、望高沙子冲、望高石牛塘与同乐村、黄田枫木冲、黄田仙姑塘五个片区共452家大理石加工企业进行了停电整治。”环保局平桂分局局长莫思坚告诉记者。
实施拉闸停电后,管理区组织督查组深入企业,现场进行复查整改,要求已复产企业及未验收企业必须清理干净厂界边所有生产废水排放口,沉淀池必须建在厂区内,靠河厂界需修建1.5米高围墙,沉淀池必须按规范分割,进水口与出水口错开并设置在沉淀池隔墙上方,加强沉淀池用水循环的管理,防止沉淀池废水外溢,设置明细厂名标牌。
据了解,下一阶段,管理区将从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有计划按阶段地深入开展“清洁江河”行动,杜绝生产废水直排西湾河流入贺江,严格要求企业生产做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引导西湾河流域的大理石板材加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让边角废料、废渣废水经过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企业“零排放”生产废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毛姗姗文/图)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4月21日晚,百名市民自发聚集到灵峰广场,点燃蜡烛,放飞孔明灯,共同为四川雅安灾区人民祈福。晚上8点,记者看到,尽管...
贺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贺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