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岸群)贺州市在实施珠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不等不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繁荣山区经济为目标,大力发展既有经济效益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经济生态型防护林,使珠防林建设顺利推进。
2009年以来,全市珠防林工程实施造林面积5.8万亩,封山育林面积4万亩。项目建设带来了喜人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尤其直观可见的是极大地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华丽转身”,全市森林面积从2009年的85.2万公顷提升到8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46%,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3倍左右。广西4个森林大县(区)中,贺州市就占了两个;贺州多年来空气优良率都达100%,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之称。林业及涉林产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54.21亿元跃至2012年的95.24亿元。
实施珠防林工程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贺州市从90年代始进入第一期工程实施,2010年起全面开展三期工程建设。为使工程及时顺利进展并尽早造福贺州乃至整个珠江流域,贺州市在实施前积极主动做好项目前期的调研、发动、立项及申报等工作;在实施中,精心筛选树种,科学布局,严格工程管理,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建设跟踪工作,确保项目有组织按计划推进;为抓好工程质量,由发改、林业、财政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严格落实监理制,督促造林业主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进行施工;实施后,组织专业队进行严格的验收。为全面调动各层各界参与工程的积极性,广泛鼓励以企业、大户、个体等各种身份加盟,形成了国家、地方、个人共同投入的运行机制。
工程的实施,给区域内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如规划从2011年始用三年实施的八步区珠防林体系工程,经专业权威估算,收效后,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将由现在的130平方公里下降到6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里松镇、桂岭镇、大宁镇等水土流失较严重乡镇的流失程度将得到有效治理,概算项目计算期产品销售总收入达1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80多万元,农户通过租赁土地年均可获得土地租金75万元,年均提供7.53万个工日的劳动就业,劳务收入约220多万元。
新闻推荐
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前夕,贺州市数百名市民积极响应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展以“清洁田园”、“清洁城乡”、“清洁江河”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