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贺州讯 (记者/王万程)“媒体记者要敢于碰硬,敢于监督清洁乡村工作中的‘庸懒散\’现象,敢于曝光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现象,敢于监督不文明行为……”5月8日上午,贺州“百名记者下乡,聚焦清洁工程”宣传月活动启动。
“必须要有多双眼睛,盯着这一工作的进展。媒体显然是一种重要的力量。”贺州市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说。在大众传媒时代,重视媒体,就是尊重社情民意,才能调动广大民众参与到“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中,才能改进工作作风,才能提高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才能把清洁乡村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有了目标,关键在做。”这是贺州市民异常关心的问题。据了解,活动同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专门关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全面收集与贺州相关的“清洁”问题,以及其他有关舆论监督的报道,整理后转交职能部门进行督办,真正“让媒体成为‘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的第二督查室。”
据悉,两天前,贺州再次深化“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贺州”活动和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广泛开展“清洁文明乡镇(街道)”、“清洁文明村(社区)”、“清洁文明户”创建活动,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带动,以先进示范带动活动深入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蒋勤本报通讯员曾志岑家柳6月初,记者来到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文汉村,只见村务公开栏上,“农村危房改造名单公示”、“农村卫生改厕项目公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
贺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贺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