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家跃 本报通讯员 汪品霞 吴哲文
2013年,我区新登记港澳企业123户,投资总额10.3亿美元,注册资本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227%、18.7%。为做好港澳客商服务工作,自治区工商系统不断创新服务方法,成效显著。
进一步放宽投资主体、简化登记手续、放宽外资企业经营范围,鼓励港澳客商投资企业在桂投资。2013年,广西各级工商系统外资登记部门积极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供预约服务,为重点项目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建立回访企业机制,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受益。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将代表机构、股份公司和集团有限公司调整为由企业所在地的地级市工商局登记管辖。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年检。各级工商部门通过编印各种年检宣传资料,免费向外资企业发放;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发布公告,提醒企业参检;通过手机短信等向企业进行宣传;加强与工商联络员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企业参检意识。积极为外资企业提供网上年检的便利条件,对没有电脑设备和不懂操作技术的企业,采取“借机申报”和“技术保姆”的服务方式,在注册大厅、外资科办公室等设立专用电脑给企业使用,并以电话教授和现场专门辅导的形式,协助指导及时上网申报年检。据了解,我区外资企业网检率已连续四年保持100%,参检率连续三年保持90%以上。
对自治区和地方确定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工商登记实行了专人专件办理,当场办结。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实行“三提前”、“三提供”、“三告知”服务,即:提前预查企业名称,提前预审登记材料,提前进行合作方信用调查;提供政策咨询,提供工商登记注册要件,提供登记注册示范文本;告知非货币出资的相关规定,告知分期缴付出资比例要求,告知涉及经营范围的法律法规等。
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回访工作,与企业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企业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现场办公,对企业进行注册资本出资、年检等方面的行政指导,向企业宣讲政府和工商部门扶持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贺州市工商局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贺州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由于营业执照到期,致使该公司几百万元的马蹄罐头滞留港口,企业非常着急。工商工作人员及时为企业办好相关手续,使该公司当天能赶赴梧州海关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损失。
新闻推荐
贺州市把深入学习《干部任用条例》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以“六个一”学习贯彻新条例,在全市树立了良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风气。组织一次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党委要开展一次以上...
贺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贺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