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昭平讯 连日来,在昭平县黄姚镇界塘村的田埂间,施工人员正忙于兴修水渠。“有了这些既能排水又能蓄水的渠道,我们种田不再‘望天收\’了。”界塘村村民李立说。
此前,当地的水渠年久失修,长满杂草。每逢春耕时节,水稻喝不“饱”水;到了夏天,群众又担心水田内涝。2014年,该村向有关部门申请小农水项目,投资546万元,修建渠道防渗衬砌25.7公里,惠及农户200余户,解决村里5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为解决好群众所求所需,昭平县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整改,实行落实整改销号制,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回声”。不仅界塘村水渠问题得到了解决,该县一系列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先后得到整改。如基层干部“走读”现象得以有效遏制、破解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群众报批建房“办证”不再难……
在整改过程中,昭平县采取对常规问题马上整改,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攻坚解决,对新问题和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及时跟进;同时,坚持开门整改,整改方案、整改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整改的具体成效取信于民。此外,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对问题解决不彻底、成效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不予销号,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进行通报,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
截至去年年底,全县10项专项整治任务,所有项目均按要求实施完成;19项整改落实任务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规定内容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县委常委班子列入整改清单台账的12项承诺事项,全部可以销号。(刘 飞)
新闻推荐
本报昭平讯“真过瘾,这么多精彩的文艺节目。我们这些老年人走出去不容易,把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想得很周到。而且今天还免费帮看病,送了很多宣传资料,让人真高兴。”昭平县走马乡庇江村70岁的劳永国老...
昭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昭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