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小事关民生。盘点五年来的“民生账单”, 一件件,一桩桩,汇聚民心,关乎大局。“群众想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市委书记柳鹏亲切的话语温暖着百姓的心窝。
话及民生,恰如一股挟裹着暖流的春风,既细致入微地穿掠过百姓油盐柴米的生活,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从住房就业到上学看病,从养老出行到休闲娱乐,一个个惠民实事让百姓看到了一个既能办成“大事”又能办好“小事”的市委市政府,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在生活中积攒了信心,触摸了幸福。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持之以恒改善民生,累计实施省、市惠民实事项目项,“十二五”期间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4%。投入.3亿元实施了教育惠民工程;投入8亿元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实施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实施改造户;投入近万元专项经费,为全市近1.8万名老人提供亲情式居家养老服务……一项项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背后,连接着千家万户,受益的是每一个百姓。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是夯实民生的幸福之基,嘉峪关市投入.3亿元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新建改建市酒钢三中、市一中、明珠学校等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建校舍.6万平方米、运动场.2万平方米,消除D级校舍危房4.3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投入8亿元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启动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和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酒钢医院危旧病房改扩建等项目,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三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运。同时,组建了流动医疗队伍,为全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上门开展妇女病普查、义诊及健康讲座。为全市所有参加新农合农民免费进行常规项目体检。城乡医疗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工程。嘉峪关市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社会养老、城乡低保、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退休职工养老金、新农合补助、城镇居民医保分别比年提高%、%和%,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和%。投资.6亿元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新建和改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商品房及棚户区等保障性住房套,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平方米。
关爱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投入近万元专项经费,为全市近1.8万名老人提供亲情式居家养老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等惠民政策。
(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付西孟)1月7日,由省高级工程师协会,白银市书协、美协,嘉峪关高级工程师协会,嘉峪关在线联合举办的年“迎新春”嘉峪关高级工程师协会年会暨艺术品交流会在嘉峪关在线会所和艺术品拍卖大厅举行。...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