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进雷喜峰
嘉峪关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镜铁区重点聚焦全面巩固“创城”成果,在创建、巩固工作抓常、抓长上下足了功夫。
坚持聚焦难点,强力整治“顽疾”。去年以来,镜铁区开展集中排查活动,彻底摸清问题底数。在重点区域整治中,区委领导先后多次深入问题现场,对辖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布情况掌握于心,为分解任务奠定基础。文殊镇及各社区围绕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开展拉网式排查,为辖区内陈年垃圾点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排查出的“无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交由相关单位处置,确保辖区覆盖无盲点。主动开展清理,破除多年“顽疾”,针对陈年垃圾堆放点,先后雇用大型机械多次集中清理。结合“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活动,组织百人以上集中清理25次,有效减少了城乡接合部的白色垃圾。镇、村以新农村和新型社区建设为引领,全力开展农村道路、居民点后院、田间地头生产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城市社区坚决扛起了小区和“门前三包”治理责任,清广告、划车位、运垃圾、通楼道,彻底打赢了一场垃圾清理战。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区、镇、社区通过多达280次的沟通协调,与市综合执法、环卫、建设、水务、农林、交通等部门,共同加大对城乡接合部、铁路沿线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整治,全面形成共治、共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坚持机制建设,强力巩固成果。去年以来,镜铁区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实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取缔制度,垃圾清理完毕后,对易形成垃圾点的地带路口进行封堵,并悬挂警示牌,安排网格员定时巡查,有效减少垃圾反复倾倒问题。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全区处级干部实行“基层蹲点制度”,每周下基层不少于2天,督导解决存在的问题。区创建督查组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各单位安排部署、日常巡查、问题整改、台账建立等工作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镜铁区持续强化考核激励。全区所属单位均制定了《环境卫生检查制度》《“门前三包”考评制度》,定期开展常态化考核,通过红黑榜张榜公布排名、发放流动红旗、评选星级文明户等方式,将舆论压力与激励表彰相结合,实现了群众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的根本转变。
通过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与建章立制相结合,镜铁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走上了一条持续、稳定、常态化的发展之路,有力地巩固了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米开石)2月5日,副市长何正义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嘉峪关市推进2018年农村通公交车惠民实事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何正义一行先后来到嘉峪关市汽车运输公司、新城汽车站,对农村班线车运行情况...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