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亮
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以党建统领全局,明确“聚焦一条主线、打造三型组织、抓实四项活动、提升三种能力”的“1343”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以党建工作助推司法行政工作转型跨越发展,促进法治雄关、平安嘉峪关建设进程。
就如何开展党建工作,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司法局机关党委书记郭晓。郭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一是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主线,夯实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意识。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针对查摆问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整改落实。局党组班子成员自觉过双重组织生活,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接受“政治体检”。对党员干部,通过定期开展廉政约谈和述职述责述廉,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提醒,拒绝“微错误”“微腐败”。
二是打造“三型”组织,筑牢党建工作基础。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打造标准化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实施“111”学习模式,即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月集中探讨一次,每季度自查展评一次,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以知促行。打造“创新型”党组织。实施了“一所一品”和“比学赶促”品牌创建工作,通过争创“窗口为民服务标兵”“人民调解能手”等,营造了人人“创先锋、站排头、当标兵、争第一”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党建和业务工作互促共荣。目前已创建优秀司法品牌10个,评选服务标兵20名,2名局干部获全市第四届“雄关好人”和“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宗旨,主动服务社会发展新常态,累计办理棚户区改造各类公证事项1300件,减免收费12万元,开展贫困对象“法律体检”活动28次,组织律师进驻社区7500次,提供法律咨询1.2万次,“一镇一律师事务所、一村一律师”服务机制深入人心,在服务经济民生、保障事业发展中实现新作为。
三是抓实“四项活动”,激发党建工作活力。承诺践诺强责任。深化“党员示范岗”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围绕本职工作,通过公开栏、承诺书等形式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主题活动强意识。通过开展集中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交纳当月党费、开展谈心谈话等规定动作,以及研讨交流、志愿服务、岗位竞赛、帮扶慰问等自选活动,激励党员“永远跟党走、奉献当先锋”。教育培训强党性,创新推广“微课堂”。利用党建微信、网络课堂等,采取“示范培训、定制培训、普遍轮训”,深化党员党性教育。党群共建促发展。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了“读经典、颂名著”“保障旅游节、司法在行动”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树立了司法行政干部良好形象。
四是提升“三种能力”,发挥旗帜堡垒作用。提升法治保障能力。抓住“法律八进”关键点,实践“互联网+”新模式,采取竞猜、抽奖、答题、闯关等趣味普法形式,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持续放大“律师进社区”服务优势,规范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向棚户区改造、土地确权等民生领域延伸覆盖。提升维稳促和能力。创新教育管控措施,社区矫正、刑释人员管理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裴晓敏)6月29日,市委书记李忠科到老新文大桥,调研重点河流防汛工作,查看了险情堤岸加固情况,并对讨赖河嘉峪关段防...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