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探索“肖寺现象”启迪“两区同建”

来源:禹城市报 2007-07-22 23:59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环境优美的市中街道肖寺社区喜事连连,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社区,成为引领“两区同建”的新标杆,被称为“肖寺现象”。

近日,到市中街道肖寺社区购楼处购买楼房的群众络绎不绝,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肖寺管区书记高伟介绍,肖寺社区在原来梁庄、邢庄、高庄、肖寺刘、杓头李5个自然村的基础上,又有龙王李、常王、南北庄、东曹坡、西曹坡等5个村的村民加入到社区,由原来的1700多人,增加到3500人,由原来420户增加到880户。

“这和39年前的农村相比变化太大了,原来的破屋旧房不见了,难走的路不见了。漂亮的楼房,清洁的活动广场,穿着整齐的村民笑逐颜开,和咱城里没啥两样啊!”春节期间,12名两鬓斑白的济南市老下乡知青,到肖寺社区故地重游,看到自己曾经住过的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万千。

从原来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现在的社区新面貌,肖寺社区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配套、当年入住的社区建设速度,被称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肖寺现象”。

秘诀一:群众利益放首位

肖寺社区规划建设时,把照顾好村里的鳏寡孤独提到第一议程,专门规划建设了50多套周转房,每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这些房子提供给困难群众免费居住。80多岁的霍春来老人没有想到,自己老了住上了新楼房。

现在的肖寺社区由梁庄、邢庄、高庄、肖寺刘、杓头李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人口达到1700多人,社区新居自2013年3月开工建设至今,已建成住宅楼30栋、420户、沿街门市楼86套,居住楼房全部为“3+1模式”,最下面一层为车库或储藏室,上面三层居住,既节约了土地,又方便了居住。社区党支部书记霍长江介绍说:“社区建设初期,广泛征求社区群众的意见,社区建成什么样,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

在肖寺社区挂职“第一书记”的德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孟凡亮介绍:“社区建设中,党委政府把一切都替群众想到前面,得到了群众的充分信任,这是实现无震荡拆迁的关键!”

新楼规划建设尊重群众意愿,旧房评估也让群众心服口服。市中街道聘请专业的房屋评估机构,对农民的旧房屋进行评估,让群众对房屋补偿款认可。拆迁初期,制定了合理的激励政策,对积极的拆迁户进行适当奖励。

“党委政府替群众考虑在前面,群众对社区的认可度和入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群众对整村搬迁由被动变主动,对旧村拆迁的认识明显提高。”市中街道党委书记于志祥说。

社区群众邢仁辉说:“谁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社区建设成我们希望的模样,自然盼着快点搬上新楼!”

有群众担心上了楼不如有院子放东西方便,社区便规划出了专门的农机杂物放置区;有人担心上了楼,取暖做饭不方便,党委政府积极协调通上天然气;有群众担心社区环境卫生不好保持,社区完善管理成立了物业办……

70多岁的社区居民邢仁春,一直采用“火烧心”壶烧水,自搬进楼房后,怕影响邻居和公共环境,每天用三轮车拉着“火烧心”壶,到一里地以外的地方烧水,烧好后再回到楼上。他幽默地说:“出去烧水同样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秘诀二:优质服务聚民心

“肖寺现象”的根本,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2014年12月2日,禹城市在肖寺社区率先开展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并做为全市换届工作示范点,组织各乡镇人员现场观摩,59名党员、165名村民代表,社区委员会选举会议到会群众711人,仅用2个多小时就完成选举,原套社区班子成员全部当选。

短时间内缘何产生如此大的凝聚力?

“社区管理首先要强班子,我们在不断完善制度,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强化了村“两委”班子的服务职能,领导力度进一步增强,2013年市委书记张安民同志还参加了社区的组织生活会!”霍长江自豪地说。

社区开展了完善的“三会一课”学习活动,在“村财乡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村级理财制度,每月公布一次社区财务账目,每笔开支都有经办人(至少两人)、社区财务监督员、社区干部四名以上人员签字,方可到乡镇经管站报账,“一事一议”的要附相关纪要。创新管理体制,让村务工作更加公开民主。运用广播宣传、公开栏公示、会议研究、信箱收集意见、入户个别座谈等多种形式,畅通交流渠道、充分征求意见,消除“无形墙”,实现人人都是社区主人,创建人人关心社区发展的管理体制。

为方便群众办事,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无周末,社区支部书记天天带班,其他干部轮流值班,每天都有两名以上社区干部处理事务,建立“社区工作日志”,对于群众需求随时办理。建立了乡镇干部到社区定时定点现场办公制度,明确了社区事务代办员,百姓有事不用自己跑腿,代办员办完给送到家;聘请了两名老师,建立“四点半”课堂,看护学生并解疑释惑;为使老年人强身健体,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锣鼓队等文体组织;建立“晚间QQ视频”,让留守老人、儿童与外出亲人视频通话;建立夕阳红服务队、村级代办业务等九个平台。强班子优服务,凝聚起社区人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秘诀三:增收富民促发展

“让群众搬上楼房,也要让群众致富,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市中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秦飞龙说。

搬进新居的群众卢四根尝到了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原来在村里经营一家小卖部的他,自从搬到社区的沿街楼,小卖部的生意更加红火,年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

社区建设带动了“三产”增收,新建沿街楼86套,总计5000多平方米,建成了集超市、餐饮、维修、农资等多元服务业发展的商贸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解决了部分居民的经济增收问题。街道党委、办事处为社区群众联系服装、假发制品等6个适宜家庭生产的项目,让部分留守妇女有活干、有收入,解决就业100多人,人均月增收近千元。

随着复垦土地的增加和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种粮也走向现代化。如今,肖寺社区3695亩耕地全部纳入“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市中街道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总计投入422万元,修建各种基础设施,每亩为农民增加收入(含降低生产成本)近200元。

社区充分发挥种大棚蔬菜的优势,新建大棚50多个,全村共种植大棚300多个,实现了户均一个大棚的目标。“第一书记”孟凡亮联系德州市文广新局,为社区建立了文化大院和文化书屋,安装了15台电脑,联系科技局增开了科普频道,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种田能力,增加了农业收入。

群众个人富了,集体腰包也鼓了。肖寺社区以前的集体收入是空白,现在通过旧村复垦进行土地流转和社区集体房屋出租,今年可实现集体收入18万元,5年后社区集体收入达60万元以上(土地复垦前5年,每亩地年承包费500元;6至10年,年承包费1000元),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冯希才

新闻推荐

市中街道“五个合作协同”加快融入京津冀

本报讯(通讯员秦涛冯希才)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后,市中街道办事处迅速召开班子成员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立“五个合作协同”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强...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佛慧山游记2007-07-22 23:50
猜你喜欢:
评论:(探索“肖寺现象”启迪“两区同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