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玉国 通讯员 邹宁
郑希鹏陪着秋阳下棋 邹宁 摄
“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从记事起我的生活中就只有母亲的身影……那一天,当我发现母亲也离开了我时,我感觉天都塌了,然而也就是从那天起,郑哥哥走进了我的生活……哥哥,其实在我心里你早已不再是我的哥哥,今天我只想发自肺腑地叫你一声――― 爸爸!”
2011年元旦,济南历下公安局巡警一中队的郑希鹏和家人吃团圆饭时,17岁的秋阳(化名)给他倒上半杯酒,念了一篇自己的作文《我的父亲》。28岁的郑希鹏眼睛湿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很少人知道,17岁的秋阳和他并没有血缘关系,3年前,郑希鹏在处理一名涉嫌组织她人卖淫的女子时,把无人照顾的秋阳接到了自己家中。历时三载真情帮扶,孩子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送嫌疑人进看守所接她女儿回家
2008年7月份,刘某因容留卖淫涉嫌犯罪被济南历下巡警一中队民警抓获。审查过程中,民警了解到她有一名上初三的女儿,因刘某已离婚,且前夫在离婚前便对母女不好,家中又无任何亲戚朋友,正值女儿面临中考,刘某担心自己被拘留后女儿无法生活,遂产生抗拒心理。
民警郑希鹏确定情况真实后,给了刘某一个郑重承诺:“只要你好好改造,孩子的事情你放心。”带着少许怀疑与不安,刘某走进看守所。
第二天一大早,郑希鹏和妻子来到了秋阳家。已经两天没有见到妈妈的秋阳茫然地注视着眼前这位陌生的“大哥哥”,考虑到孩子有可能无法一下承受这一残酷现实,郑希鹏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是你妈妈老家的亲戚,她老家有急事先回去了,这段时间你先到我家去住。”在邻居劝说下,秋阳被郑希鹏接走。
然而,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秋阳无法承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眼前这位穿着警服的大哥哥就是亲手将母亲送进看守所的人,刚刚与郑希鹏建立起来的信任瞬间化为憎恨,从那时起,活泼开朗的秋阳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茶饭不思,甚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郑希鹏。
父亲般关怀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
一个月后,秋阳已完全接受了这个给予她无限关爱的大哥哥,尽情享受着郑希鹏一家人带给她的从未感受过的家庭温暖。此时,秋阳马上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中考,由于前期诸多事情的影响,秋阳的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每天晚上,郑希鹏回到家里都会详细询问秋阳当天的学习情况,跟她进行交流、谈心,为她加油鼓劲,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家人、老师和秋阳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成绩开始稳步回升。第二次模拟考试时,秋阳取得了全年级第八名的好成绩,困扰多年的偏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2009年的中考中,秋阳以超重点中学分数线20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看榜的那一天,秋阳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却不知,郑希鹏此时的体重已经减轻了近20斤。
服刑期间的刘某,起初因挂念女儿一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用刘某的话讲就是:“我根本不相信一个警察能够尽心尽力地照顾一个犯人的女儿。”为了能让当母亲的放心,帮助刘某更好地改造,郑希鹏经常通过看守所的民警向刘某转达女儿秋阳的情况,让刘某彻底打消顾虑,全身心地接受教育改造。
在了解到女儿得到了民警郑希鹏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后,刘某彻底消除了对公安民警以及法律的抵触情绪。因表现良好,刘某得以提前释放,在刘某出狱的那一天,郑希鹏带着秋阳来到了看守所,当刘某走出看守所大门的一刹那,看到面前健康、快乐、阳光的女儿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一下就跪倒在郑希鹏的面前……
面对警察哥哥只想叫一声“爸爸”
将孩子交回母亲后,郑希鹏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秋阳以及这个家庭的资助。他一如既往地全额承担着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帮助孩子的母亲重新踏入社会。
郑希鹏通过多方努力,为刘某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刘某找了几份工作,但由于刘某身体状况一直欠佳,加之在济南没有亲戚照料,生活、工作一直不很方便。数月后,刘某在其父母的劝说下,打算回潍坊工作,但由于秋阳在济南上学,因而难以在两者之间衡量、取舍。
两难之际,郑希鹏提出再次承担起对秋阳的照顾任务。在征求了秋阳的意见后,郑希鹏又一次将秋阳接回了家。这一次刘某之所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了郑希鹏,是因为秋阳曾对她讲过,在郑哥哥家,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如同父爱般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现在她已经离不开这个像父亲一样的“大哥哥”了。
刘某放心地回到了老家潍坊高密,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家人的照顾下,身体状况也大有好转,为了不再给郑希鹏增加负担,刘某每个月总会给女儿的银行卡中打进 500元钱的生活费,郑希鹏考虑到刘某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从未动过秋阳银行卡里的一分钱,继续承担着秋阳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如今,秋阳在郑希鹏及其家人的照料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只有每年的寒暑假,才会回到母亲的身边,幸福地对母亲讲述着在警察哥哥家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从记事起,我的生活中就只有母亲的身影……那一天,当我发现母亲也离开了我时,我感觉天都塌了,然而也就是从那天起,郑哥哥走进了我的生活……哥哥,其实在我心里你早已不再是我的哥哥,今天我只想发自肺腑地叫你一声――― 爸爸!”2011年的元旦,济南历下公安局巡警一中队的郑希鹏和家人吃团圆饭,秋阳突然拿出了自己写的一篇得了满分的作文读了起来,题目是《我的父亲》。
郑希鹏眼睛湿润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其实在他的心里,早已经把秋阳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了。即便自己受点委屈,也绝不能难为到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再多也值得。
新闻推荐
作者:高鲁健实习生王燕□本报记者 高鲁健 实习生 王燕1月7日晚,的哥陈师傅送乘客到建设路中段,结果却遭醉酒乘客殴打。除此外,7日晚至8日凌晨,还有多名的哥遭遇车被砸,乘客不付钱等窝心事。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