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是天赋
与许许多多的职业舞者一样,在舞蹈艺术上的天赋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张红出生
在一个普通家庭,当老师的母亲将不错
的艺术素质遗传给了她。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张红就对舞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为了竞选班上的文艺委员,用小纱巾自己编了一套《我爱北京天安门》的伴舞,载歌载舞
地为自己赚人气。”别看现在儿童才艺培训机构数量众多,但在那个年代却并不流行,所以一直渴望绚丽舞台、漂亮舞衣的张红并没有从小得到专业舞蹈老师的指点,大都是通过跟着爱好者学习等方式触碰着舞蹈。但从小学到高中,张红一直作为班上的文艺骨干,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份天生的憧憬。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红愈发感觉到,舞蹈是自己最想要走的路。“高中时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认识了一些舞蹈爱好者,平时在一起交流学习。”在交流中,张红对舞蹈的认知逐渐加深,有机会接触到了更多的舞蹈种类,终于有一天,有一种舞蹈彻底征服了她,也改变了她的命运。“我非常喜欢西方音乐,也喜爱西方的舞蹈,记得1998年世界杯时,全世界都为球而狂,但更吸引我的却是瑞奇·马丁演唱的那首主题歌,奔放的歌声、活力四射的舞蹈让我爱上了巴西桑巴,也让我下定决心选择了拉丁舞。”
当时信息流通远没有现在这样便利,为了看到最好的拉丁舞,张红开始花高价从外地购买拉丁舞表演的录像带。“一遍遍地看,最后录像带都快被磨烂了。”张红很聪明,为了培养对拉丁舞的感觉,她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看画面,不听音乐,“就是为了体会拉丁舞的身体节奏。”
工商管理转行学跳舞
在一次济南举行的全国舞蹈大赛中,张红的灵气被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嘉宾发现了,问走下舞台的张红,“想不想来我们学校学习啊?”面对这个到全国舞蹈的最高学府进修的机会,张红无法拒绝,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放弃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从小就爱舞蹈,当有一天真正接近舞蹈后,张红便竭尽全力付出自己的爱。无论多苦、多累,都快乐地坚持着。因为从小就打下了基本功,所以张红在开肩、下腰、下叉等方面没有太多的困难。与那些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同班同学相比,张红对舞蹈的热情是其他人所无法超越的———“每天24个小时,我有16个小时在练舞。”
毕业后,张红也没有放弃对拉丁舞的学习,每当全国有比赛,她都会去参加,而且一周内会跑到5个地方教舞蹈。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对张红来说,当时已经有自己的公司,可以说事业有成,有什么必要在舞蹈上这么辛苦?其实答案很简单,舞蹈已经成为张红生命的一部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跳舞是情感最好的宣泄方式,放弃舞蹈等于放弃空气。
成就舞蹈梦的屋子
随着跟自己学习舞蹈的人越来越多,张红有了创办一所舞蹈学校的想法。2004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张红租下了一所200平方米的屋子,经营起了自己的舞蹈工场,这是烟台市首个以拉丁舞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体育舞蹈学校。不过,说是一所学校,但在开始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只有一个人,张红既是校长,也是老师,就连打扫厕所的保洁员,自己也一个人扛下来了,当学生达到200人的时候,张红经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在张红的这份坚持下,拉丁舞悄然在烟台市民中传播开来。刚开始,张红也没想把学校办这么大,只是怀着对舞蹈的热爱埋头苦干,经过7年的努力,学校已经由最早的200平方米的屋子发展到现在的上千平方米,而且更多热爱舞蹈的老师,也逐渐加入到了这个团队当中,教授的舞蹈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因此学校也被评为烟台市的一类舞蹈培训学校。现在,事业渐入佳境的张红依旧没有放弃对舞蹈更高境界的追求。
张红说,“办校之初,我是希望让烟台市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拉丁舞,接触舞蹈艺术,让更多的人‘舞\’出欢乐!而现在,我希望它能够带动整个烟台市的国标舞蹈发展,让烟台的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健身休闲文化不断向前,和国内一线城市比肩,与国际接轨。”
·YMG记者邵壮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济南1月22日电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22日介绍,山东省规划到2015年建成6个到8个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煤炭应急储备规模600万吨以上。这一规模可满足省内...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