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个“非主流”作家的传奇

来源:烟台晚报 2011-02-20 07:13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席矫健记录并摄影:YMG记者邵壮

【导读】

矫健,烟台十大文化名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主席团委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席。曾两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前身),成为文学“鲁军”的代表人物。如今,矫健已在文坛辛勤耕耘了近四十载,出版了长篇小说7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电视连续剧2部,电影1部,共计300余万字,十余次获得全国全省的各类文学奖。

矫健在2010年最新出版的房地产悬疑小说《诡异的稻草人》的扉页中写了一句话:“永远不要信任讲故事的人,在

其叙述的背后,一定隐藏着难言的真实。但也别怀疑一切,全部故事一定是讲述者的内心体验。”如果不是很明白,那只要听矫健“讲述”了一个作家8年商海浮沉,倒邮票、炒地皮、玩股票、卖楼花的传奇故事之后,就一定会感悟到很多。

下乡青年撑杆跳入文化圈

有人觉得,矫健不像个“作协主席”,因为他完全没有印象中资深作家的“止水微澜”。多次采访过矫健,总感到与他聊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仅是因为他精彩的经历,另外也源于他洒脱的性格。他会头发乱蓬蓬地会客,说话说到兴头上,便盘腿坐上沙发眉飞色舞着。聊天的话题也绝不局限于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学,从网络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到美国经济对烟台房价的影响,再到文坛中腐朽的官本位,矫健的思维总爱天马行空,话语间透着真诚和不羁的性格。但说到自己的文学之路,说到引领自己走上文学路的宋萧平老师,话语立刻变得非常柔软。

“小时候,我最爱家中放在五斗橱上的收音机,我的文学梦就从那时开始,广播剧、配乐朗诵经常让我热泪盈眶,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就这样铭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萧平老师的《三月雪》是我最喜爱的小说之一,当时热播让我至少听过三遍!男女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嗓音,回肠荡气的配乐,枪声、风声、战马嘶叫声……你说,这样的小说,我一辈子能忘得了吗?”

1969年春天,矫健还没过16周岁生日,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就回父亲老家乳山县矫家泊村。“当我意识到自己将一辈子扎根小山村,恐惧感油然而生。我一改从小调皮贪玩的习性,在油灯下展开突围的奋斗!我选择了写作,居然想当作家!这个念头,很可能是我爬五斗橱听收音机时种下的。”

矫健很幸运,找到了一本极具战略价值的书———1958年中国作协出版的优秀短篇小说选。那个时代最有才华、最活跃的作家都有作品入选。“这篇从小感动过我的小说自然成为范本,反复阅读咀嚼———哪里是转折?哪里是高潮?情节如何铺垫?那劲头恨不得把每一个字吞到肚子里去!”矫健至今还记得那些日子,“我坐在一张小炕桌前,身披厚厚的棉被,一边看一边写。那小炕桌是我赶集买来,村里年轻人吓唬我,说那是从坟墓挖出的棺材板子做的!我虽有点害怕,但认定小桌有灵气,就趴在上面一口气写了一百多万字小说。当然,全都是废品。然而正是这一百多万字的废品,和那本好不容易找来的文学范本,使我最终成为一名作家。”

矫健就这样艰苦训练三年,19岁在上海《少年文艺》发表第一篇小说,不久被借调到乳山县文化馆。1975年出版第一本书,叫作《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又长又傻,真不知道我当年是怎样想的!”同年,矫健被调入烟台地区话剧团成了编剧。借助笔杆子撑杆跳,矫健轻轻一跃告别了矫家泊,跳入烟台文化圈。

恢复高考后,矫健于1979年考入烟台师专中文系,“就像做梦似的”,师从儿时敬仰的著名作家宋萧平学习。有了名师的指点,矫健在文学创作上一飞冲天———“全国优秀小说奖是鲁迅文学奖前身,是文学界最高奖项。1979年萧平老师的《墓场与鲜花》率先获奖,1982年、1984年张炜和我各两次获奖,师徒三人一共五次获得全国奖。作为一个地区级师专,这样的创作成就在全国是罕见的。再加王润滋的两次获奖,我们烟台在短短几年间7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据统计,这数字远远超过许多省市,甚至超过上海。假如烟台独立编一部文学史,这无疑是最辉煌的一章!

激流下海,十年商海弄潮

1988年秋天,已是烟台文联副主席兼《胶东文学》主编的矫健做出了一个令常人不解的决定:停薪留职,下海经商。至于下海的动机,矫健调侃着告诉周围人,“嘿嘿!我想写一部社会主义的《子夜》。”体验生活是作家工作的一部分,但像矫健这种破釜沉舟式的体验生活法,是需要担很大风险的。“其实,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当时的生活状态感到厌倦,希望以‘下海\’的方式背对文坛,一跃冲入生活的浪涛中,对自己的命运发出挑战。”

“1989年,我偶然得到了一本邮票目录,随手一算,发现邮票升幅惊人。急忙赶到邮市,正逢邮市低迷,我一下吃进了2万元的邮票,轻松赚了8万元。1990年夏天,我又迅速从邮市抽身,拿这笔钱凑了14万元连夜抢购了股票,没想到短短3个月,投资翻了八倍———112万,我成了实实在在的‘矫百万\’。望着床上乱七八糟堆着的成捆钞票,我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既然赚钱这么容易,而且还可以积累文学素材,胆子当然也就越来越大了。”矫健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赔个精光,大不了回来继续写作。”

就在矫健信心爆棚的档口,一位朋友从广州打来电话,让他来南方投资房地产,“包赚不赔”。于是,矫健兴奋地背上一口袋钱,就匆匆忙忙南下“炒地皮”去了。后面的情节读

者大概都能想到,在之后的几年里,矫健饱尝了人间冷暖,历尽了商场凶险。他先后炒期货、盖楼盘,甚至在阳澄湖畔盖了一大片别墅,还取了个文雅的名字———文豪花园。

李贯通在《矫健中短篇小说集》序中的一段话,或许最能代表矫健十年商海弄潮的传奇:“成功的时候,前后保镖,虎背熊腰;头罩光环,口诵诗文;点石成金,为所欲为。那年矫健来济南,向着作协的楼伸出一个小拇指,鄙夷地叫道:山东作协,老子买下了!黄金时期,他有过一夜累坏三台点钞机的记录。矫健失败的时候,其惨其酸,也叫我们想象不出:一天之内可以赔出500万,曾在警方强制下两手抱头蹲在墙脚反思,也曾被民工追赶得抱头鼠窜,也曾在阳澄湖畔独自看守一片楼房———寂寞得见只兔子也要喊声哥们抽支烟……”

国家对房地产治理整顿,让矫健几乎把所有的资金套在了“文豪花园”里,三年后,他陆续地将其盘了出去,然后风尘仆仆回到了山东,一头扎进了久违的书房,结束了十年的商海沉浮……“当时我想明白了,我根本不是李嘉诚的料,根还在文学上,什么都可以短暂,只有文学才能永恒。”

调侃官本位,“专职作家”正在消失

当时有记者采访矫健,让他自己评价下海的经历究竟是输是赢,矫健回答:“输赢无定局,关键看今后20年的表现。”现在虽然才刚刚过了10年,矫健也印证了自己曾经的一句玩笑:我矫健就是一只被拔光了毛的凤凰,那下的依旧是凤凰蛋!

回归文学以后,矫健的创作发生转向,由农村来到城市,写出一批反映经济生活的“生猛海鲜”———长篇小说《红印花》获1998年山东省精品工程奖;长篇小说《金融街》获2007年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中篇小说《金融街》获2003年中篇小说选刊奖,长篇小说《换位游戏》2005年发表于《花城》……或许是因为商海的经历,让矫健的作品增加了现实的敏锐性与冲击力,近年来连续五部长篇小说被各家影视机构买断版权,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聊到兴起,矫健还谈了自己对文学现状的看法,话语依旧“生猛”。“中国作家有一种特殊性,不上班,拿工资,有级别,有官衔。只要进了作家协会之类的单位,一辈子不再搞创作,照样吃香喝辣。作家不靠写作挣稿费吃饭,想想很不可思议。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些作家就像被惯坏了的孩子!如今,文学被边缘化了。有些作家因此愤世嫉俗,心理失衡,大叹今不如昔。其实,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多元化趋势使得文学逐渐失去过于崇高的地位,通俗甚至平庸伴随着自由开放将我们淹没,旧的作家梦正在失去其土壤。”

矫健认为专业作家作为一种职业即将消失,自己也享受这种文学的大变迁。“你可以在工作之余上网写作,也许会有出版社拿着合同找上门来;也可以当自由撰稿人,甚至当枪手,千锤百炼,没准儿哪天写出一部电视剧,红遍全国……总之,作家将成为更广泛,更自由的职业,想唱就唱,想写就写,回归其自然本色,难道这样不好吗?”

说到最后,矫健眯着自己的小眼若有所思地说:“绕来绕去,我自己还沉浸在作家梦中,仍未醒来……”

新闻推荐

小组出线非终极目标

本报讯2月27日,山东鲁能队从济南飞往韩国,正式开始了2011年亚冠联赛的征程。今年,鲁能再次以中超冠军的身份出击亚冠,加之前两年的亚冠成绩不佳。这都让鲁能球员...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非主流”作家的传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