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北大学职员
黎青/作
□燕 农
据济南某小区过期药品回收点人员介绍,如今一粒1993年产的安宫牛黄丸能炒到1万元。但医学专家表示,此药有效期5年,“过期近20年的药,我是不敢吃。”(3月22日《济南日报》)
刚刚平息的抢盐风潮,最终证实是游资蓄意制造的一场阴谋,加之公众对日本地震核辐射的恐慌以及科学知识的匮乏,几方面因素让“谣盐”一时四起。但陈年安宫牛黄丸“沉渣泛起”且身价贵过黄金,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或许,这无关阴谋,也无关科学素养,而只关常识――― 即使安宫牛黄丸真有“起死回生”的超神奇疗效,过期近20年后,也不过是一丸浮尘。
值得深思的是,当下的一些国人仿佛深陷进了一种怪圈―――要么盲信到几近痴迷,要么不信到拒绝一切。
一个又一个事件表明,盲信往往意味着抛却了自身责任,同时也宣布放弃了对别人的责任,最终被挟裹着成为炒作的牺牲品。相较于盲信,怀疑在一定程度上算作是一种进步,至少表明人们对事件注入了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但是,如果怀疑严重到“老不信”的程度,那么在本质上与盲信也就并无区别,同样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的“精神疾病”。而且,一定程度上,不信的越多,或许盲信起来越坚定。
不可否认,在譬如碘盐能不能防核辐射等问题上,是需要科学素质和科学普及的。但大多时候,信与不信的结点,多在于常识,甚或说是公民常识。进一步说,抛开真的假消息,信与不信其实是人之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出了问题。
所以,治疗社会的“精神疾病”,首先应该从公民培育和常识规范入手。公民培育,不仅需要教育抛掉功利色彩,着重于健全人格的培养,还需要丰满和落实公民的法定权利。而常识规范,亦需要有关部门在信息及时发布和公开上,能够“盐”归正传。有属于公民的信心,才会有更准确的判断。
(河北 大学职员)
新闻推荐
济南今年招544名公务员3月27日-30日报名,4月24日进行笔试
□本报记者 徐传强 通讯员王东 王钊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济南市2011年度计划招考公务员544人(含省垂直管理部门),其中市直机关计划招录27人,省垂直...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