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鞠鹏)
【编者按】
济南首个环保垃圾压缩转运站是如何进行垃圾处理的?它到底比原来的垃圾大箱有什么优势?……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在转运站中的垃圾袋的亲身经历,告诉您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是垃圾,这不是自谦或者自嘲,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子。我已经记不清是被哪个住户扔在垃圾箱里了,这也许和我进入垃圾箱时撞了头部有关。但是失忆并不影响我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了解,先一步进入垃圾箱中的旧杂志就一直在叨叨,说其实我们这些生活垃圾从垃圾箱到转运站变化不大,就是换了个更大点儿的住所。按照旧杂志的见识,我们下一步的命运很可能就是暴露在露天之中,四周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身上散发着奇怪味道,然后茫然地看着我们身边的行人捂鼻而过。“你也许会交上几个生物界的朋友,比如苍蝇、蚊子啥的,不过它们围着你转主要还是为了找吃喝。”旧杂志说这句话时,我脑袋里浮现出“酒肉朋友”这四个字。
而当我来到无影山垃圾压缩转运站,我有点懵了,这跟旧杂志描述的垃圾转运站不一样:没有敞口的垃圾方箱,也没有异味,仔细闻闻还有一种淡淡清香,操作间里还有摄像头。就连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垃圾进料斗,都设置了一个电动卷帘门。听说这个电动卷帘门平时都是关着的,只有当我们到来才允许打开。闻听此言,我的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这就是专属服务啊,这就是VIP啊,这就是……“这是为了防止垃圾进料斗的异味散出去。”旧杂志的一番话将我又拉回现实。
旧杂志这番话说完没多久,我就感觉脚下的传送带震动起来,头顶上突然像淋浴一样开始洒水。“要启程啦。”旧杂志平静地说。我明白这是要开始处理我们了,可是为啥还要洒水呢?这又不是洗桑拿。“应该是怕咱们在处理时扬起灰尘吧。”旧杂志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那我觉得头顶上凉飕飕的是咋回事儿。”我索性把心里疑问都说了出来。旧杂志说,那是因为垃圾进料斗顶上有个除臭系统在向上抽风,为的是把垃圾产生的臭味、扬尘都吸进去。后面那个像烟囱一样的东西叫纳米生物催化氧化塔,臭味被吸到里面后,就被里面的生物菌种处理了,排出的则是达到标准的无色无味气体。
“有淋浴,还有除臭除尘,咱们待遇不低啊!”作为垃圾,这种待遇让我感到有点儿受宠若惊。“没见过世面,看到斜对面那个一直喷雾的喷头没?你刚才闻到的香味就是从那里出来的。这个装置里面装的是纯天然综合液,就是为了防止你这样的垃圾,把臭味残留到转运站里。”旧杂志说这话时,作势捂了捂鼻子。“小样儿,我身上有臭味,你也不是香水瓶子啊。”我还没来得及郁闷完,就和旧杂志一起被压缩机推进了垃圾转运箱。
我曾经听前辈们讲过,一旦进入垃圾转运箱,那么也就算是在垃圾转运处理这个环节上走到头了,就等着来车把你运到垃圾填埋场。但是进入这个垃圾转运箱之后,我发现似乎并不是此次旅程的终结,我在垃圾转运箱中不停地循环运动着,每一次循环都要遭遇压缩系统的一次“锤炼”。随着压缩次数增加,我发现自己体积已经变成了刚进来时的三分之一,而从我身体里压出来的脏水,则顺着下面一根管子直接流到了地下管网里。我对这种身体的变化感到茫然而恐惧,不过旧杂志劝我还是泰然处之,因为既然这个地方叫垃圾压缩转运站,那么被压缩是必然的,这样一次运走的生活垃圾才能更多。
不知过了多久,勾臂车来了,它在将我们所在的垃圾转运箱运走的同时,也将它带来的备用垃圾转运箱安装到我们原来所在的位置,等待下一批需要压缩的伙伴到来。“怎么样,不虚此行吧。”旧杂志问我。“挺高级的,比呆在垃圾方箱强,至少让咱们不再那么招人烦了,省得成天跟过街老鼠似的,放在哪里哪里赶。”我看了它一眼,“我最后有一点儿不明白,为啥你对这个转运站知道得这么清楚?”“刚才工作人员做介绍时,我听到了几句。”最终,在我质疑的目光中,旧杂志说了实话。
(记者鞠鹏)
新闻推荐
济南今年招录544名公务员3月27日至30日报名,4月24日进行笔试
作者:徐传强□本报记者 徐传强 通讯员王东 王钊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济南市2011年度计划招考公务员544人(含省垂直管理部门),其中市直机关计划...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