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樱
有一句诗百读不厌,“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啊,大好的春光,怎能让人在家里待住呢!恰好赶上周末,我和朋友一起游览了大明湖。
女友是外地人,对大明湖的最初印象来自课本上老舍先生《济南的春天》。进入公园后,看到偌大的湖面,深澈透明的湖水,恍若一面大镜子,一下子映出了我疲惫不堪的心灵。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我也好久没有来这里了,感到甚是惭愧。不过,有一种贴心贴肺的东西瞬间被点燃,哪是乡情,哪是留恋,已经模糊成一片。“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与人,与景,都是同样的感受。
有人说,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两极,我则认为,大明湖是济南的身躯,趵突泉是济南的灵魂。漫步在大明湖畔,三三两两的情侣缠绵耳语,嬉戏玩耍的孩童毫不顾忌,河畔对过的石桌上,老人们在聚精会神地打麻将……伫立在湖畔三五分钟,即便你再多的烦忧,也会被这水淹没,好不自在!当年的“夏雨荷”,你知道在哪里吗?一位外地游客在旁边向我们打听。我一时语塞,一笑而过。很多人来这里都找过“夏雨荷”,其实最后所找的对象都是我们自己的过往,或是恋人,或是旧情,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庆幸的是,大明湖畔给了我们一个温故和寻找的机会,如同书上所言:“最好的时光不是最美的时光,而是不能再发生的时光。”她就在那里,如此而已。
听父亲讲,我们家与大明湖有着很深的感情。爷爷是一级驾驶员,当年给园林局跑运输,负责给大明湖运送假山、花木等,有时干完活儿回去,别人会送上几条大鲤鱼,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隔三差五能吃上一顿糖醋鲤鱼,如同现在吃海参、鲍鱼。如今,爷爷已经不在,而那份深厚的感情却依然历历在目。
沿着湖畔,一路走来,历下亭、汇波楼、铁公祠……每一处建筑都仿佛是一位白胡子老人,虽然年老,但精神昂扬得令你自叹不如,与之“交谈”后,大悟,老人不老,比我们还要年轻。我唯独对“历下亭”喜爱有加。据史料记载,历下亭最初建于五龙潭畔,宋、金、元、明之后遗址于大明湖南岸,清代至今,才改址于大明湖岛上,几经易址,保存至今,难能可贵。“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童叟皆知的诗句已经成为济南的一张名片,现在想来,杜甫真是一语中的。自古至今,有数不清的名人骚客路过济南,留下深深的足迹,“试问济南过客,有谁继名士风流?”历史是一种见证,更是一种重心,究竟是这个亭子带来的好运,抑或是这方水土的盛名呢?我想,还得感谢杜甫,是他带来了重心,带来了奋进不息的生命力和精气神儿。
前不久,舒乙先生来济南调研,新大明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使他不禁感慨:“今日大明湖,又大,又明,又湖。”并当即提笔写下这几个字,算是替父亲为大明湖“翻案”。从昔日“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到如今的透明清澈,波清气爽,端庄的湖面下还不时透着几分旖旎,不被她陶醉都难。湖面上的游船,徐徐缓缓,可以毫不客气地讲,“欲把明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是情”,这决不是自吹自擂,而是胸臆抒发!不信,你就亲自来一趟!
新闻推荐
作者:王锋摄昨日,在省府前街的玉环泉畔竖立了一座石制仿古牌坊,正面题额“海岱雄藩”,反面为“保厘东土”,整座牌坊全部由青石雕刻制作而成。据了解,史书记载中,山东布政司(今省政府)前有四座牌坊,正...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