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田园
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祝田园
提及职业病,很多人都觉得既陌生又遥远,但一组数据足以证实它的危害性: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山东省现有职业病危害企业25612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1369002人,目前,山东省尘肺病发病占新发职业病的71.79%,每年仅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亿元。其中,很多职业病患者因为举证困难,确诊时已经延误了治疗,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很快死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表示,已经实施10年的《职业病防治法》今年将进行修订,除了职业病目录有望扩大之外,“谁主张谁举证”的传统做法拟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即由用人单位出具鉴定所需材料,否则可以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诊断。职工罹患职业病后,诊断难、鉴定难、赔偿难等一些问题将在修改当中给予解决。
记者日前对职业病群体的发病和救治情况进行了调查。
新发病人群多现80后,私营小企业成重灾区
今年2月,美国苹果公司中国生产企业的137名工人因施工环境污染中毒致残事件、甘肃古浪县100多名尘肺病农民工爆发集体维权事件,又将“职业病”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检察日报》3月2日报道,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反观山东省,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也非常严峻。2010年3月山东省卫生厅发布的信息显示,全省现有职业病危害企业25612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1369002人。近几年新发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每年都在1000人以上,目前,山东省尘肺病发病占新发职业病的71.79%,居各类职业病之首,每年仅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亿元。
济南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刘扬从事职业病治疗很多年,他发现,近几年,职业病的发病人数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且发病年轻化,病状重。据他介绍,当200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实施后,人们有了维权意识,职业病患者确诊数量明显增多。“近几年,新发病人群体普遍年轻,以30―40岁为主,也有20多岁的病人,但往往一等到确诊的时候,病情就比较严重了。”其中,从事铸造、翻砂等多粉尘工作的人,多患尘肺病,数量约占总职业病人数的60%―70%,职业中毒的占20%,其他为放射性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
刘扬还发现,以前职业病患者大多出现在国有大企业,一般都是Ⅰ期病人,Ⅱ期的都不多,现在,职业病患者多见于中小私营企业,且一发病就是Ⅱ期或Ⅲ期,“大量的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不愿在劳动防护上加大投入,工人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最近猛增了很多职业病患者”。刘扬称,职业病的患病人群多为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他们一旦丧失劳动力,对整个家庭都是一种摧毁。
有无工伤保险,治疗待遇差别大
在收治的病人中,刘扬注意到,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只要有工伤保险的,都能得到及时治疗,而那些农民工和小作坊的工人,得病后需要治疗的,反而没钱医治。这一点,有北京一机构在全国范围开展的职业病调研可以为证。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下称“义联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调研。此次调查重点关注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地区及北京周边等区域,调查抽样群体包括:深圳患尘肺病的79名湖南耒阳、张家界工人;义联中心直接接触的职业病案例646人;在广东、浙江、重庆等地中小型企业务工的301名职业病案例。北京义联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45.6%的职业病工人所在的单位没有为其上工伤保险;55.9%的职业病工人所在的单位没有为其上养老保险;86%的职业病患者表示,他们的单位没有工会,自己也没有加入任何形式的工会。而最为揪心的是,37.8%的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赔偿。
在治疗费的问题上,职业病“开胸验肺第一人”张海超也很纠结。1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说,原先在耐火材料公司工作时,单位没有为他办工伤保险,当他确诊得了职业病后,一次性支付给他61.5万元。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实际用在“无底洞”般的常年治疗上却未必够用。张海超现在一年住院两三次,短则一礼拜,长的有时一个月,加入农村合作医疗后,每次可报销40%―50%的住院费,但因为没有工伤保险,大部分医药费还得自己掏。以目前的病情估计,他每年需要住院治疗两三次,一次至少花费数千元,如果再考虑病情加重和物价上涨的因素,每年光花在医药费上的钱可能就要几万元,因此,这笔钱未必能维持几十年的治疗。不过,张海超跟其他患病工友对比后发现,自己还算幸运的,因为他有两名工友均只得到30余万元的赔偿金,其中一个治病花费六七万元的时候就死了,另一个钱刚到手人就没了。
相比张海超这样没有工伤保险的职业病人,那些单位给予缴纳工伤保险的患者则要幸运得多。刘扬说,在济南医院职业病科,常住的100多名病号基本都是国有大型企业的职工,他们患有职业病多年,但因为有工伤保险,医药费一直不用本人操心,为病人和家属省去了很大经济负担。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劳动纠纷部主任陈宾近几年接过一些职业病患者维权的案子,他表示,用工双方纠纷的起因大多为单位没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当员工查出患有职业病后,在赔偿的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单位为员工投了工伤保险的,一般不会起纠纷,只要职工提出,企业出具相应手续,交到工伤认定部门鉴定即可,然后根据伤残等级定保险额。工伤保险的医疗费用按不同行业分为三档,金额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资的0.5%―2%核算。按照规定,只要职业病患者在指定医院就医,使用药品在药品目录范围内,医疗费用就可以没有上限。
个人举证困难,职业病人易延误治疗
“职业病虽然不可逆转,需要终身治疗,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效果比较好,一旦到了Ⅲ期才发现,出现并发症和呼吸功能衰竭后,很快就会致命,”刘扬表示,一些工人之所以发病时已进入Ⅲ期,延误了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职业病前的举证困难。
“举证难”这一点,“开胸验肺第一人”张海超深有感触。他说,早在2007年1月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他的肺就已查出有问题,但单位并未通知其复查,他又找到单位询问,才知道单位私自扣下了复查通知。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单位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了寻求真相,28岁的他跑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证实了自己患有职业病――― 尘肺的事实。
如今,张海超最害怕感冒,因为本来身体素质就不好,一感冒往往会剧烈咳嗽,“肺部要是破裂了,出现气胸就危险了”。今年春节前,张海超的一个2004年患职业病、2009年确诊的工友突发气胸,救护车刚到人就没了。去年12月,他的三个工友同时因为气胸住院。张海超前段时间也咳嗽得挺厉害,在卫生所打了几天针不管用,后来到河南省胸科医院检查,发现肺破口了,在胸部开口后,才把气体引流了出来。
“通过治疗,可以延缓病发速度,但是不管Ⅰ期还是Ⅲ期,一旦患病,都是不可逆转、不能治愈的,发病初期还能进行些简单劳动,到了Ⅲ期,很多人生活都不能自理,”张海超说,他的一个工友因为尘肺病发展得很快,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只能躺在床上吸氧,没法出门,而他前段时间去甘肃省古浪县看望的100多名患有职业病的金矿工人也是只能坐在床上吸氧,上厕所都困难。
张海超认为,这些工人之所以病情发展得如此迅速与严重,与用工单位瞒报病情和患病人举证难密切相关。“很多工人感觉不舒服了,自己又没钱去做检查,企业也不在乎,继续让他们在粉尘作业环境中工作,所以病情加重很快。”张海超说,如果2007年他所在企业在得知他的病情后没有继续安排他在那个车间工作,而是让他及时接受治疗,他现在也应该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了尘肺Ⅲ期患者,什么活也干不了,只能靠媳妇在外打工挣钱养家。
职业病患者举证难,也有北京义联中心的调研为证。义联中心研究员叶明欣称,申请职业病诊断,是职业病患者要过的第一关。据了解,申请职业病诊断要准备如下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材料。其中最难的是从单位手中获取自己职业病接触史的材料。一旦患者的职业病获得鉴定,就可能意味着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往往拒绝提供职业接触史证明,甚至干脆否认劳动关系。
调查显示,提出诊断申请的患者中,48%曾经因为材料不齐全而被职业病诊断机构拒绝受理过。这其中,因为缺少劳动合同、职业史证明而被拒绝的共达到83%。
一纸职业病诊断书,是职业病患者获赔的全部希望所在。然而,职业病患者却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获得这张写着坏消息的纸片。
“职业病法今年将把‘谁主张谁举证\’的传统做法拟改为‘举证责任倒置,这对职业病患者尽早确诊来说非常有利。”山东大正泰和王新亮律师表示,原先鉴定职业病要做很多检查,有的职业病表现症状跟普通疾病很相似,让当事人举证很困难,手续很繁琐,花费也很高。如果单位之前没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在商讨赔偿金的问题时,通常是采取调解方式,真正走司法途径的很少,因为打官司可能两三年拿不到一分钱,但调解后却能较快拿到单位一次性给付的治疗费。“举证责任倒置”后,把更多举证责任划给用人单位,减少了职业病患者检查费的开支,更好保护了劳动者权益。
“轻视职业病,说明企业很短视”
“职业病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但也应该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在企业调研时,济南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刘扬看到一些中小型私营企业生产环境很恶劣,粉尘弥漫,几米之内都看不到人,只能看到灯泡亮,工人们粉尘作业,也不戴防尘口罩。部分企业不顾工人生命健康安危盲目生产的举动,令他感到揪心。
在采访中,张海超也反复对记者说:“救助职业病人需要法律不断完善,最关键的还是在政策落到实处。”在确诊患有职业病离岗治疗的这一两年里,他对职业病的相关报道非常关注,也到甘肃古浪县和贵州遵义看过数百名跟他一样患有尘肺的矿工。看到这些病友已经连行走和上厕所都很困难,只能躺在床上吸氧度日,他感到既痛心又气愤。
山东财政学院财税公共管理学院社保教研室主任孟庆平对此认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只看企业纳税额,助长了部分企业“认钱不认人”的作风,导致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企业生产环境营造,给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作业的一线工人造成了身心的巨大伤害。“从人力资本经济学角度讲,职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劳动力投入,企业应该加强劳动力再生产能力的维护,反之,等于增加了用工成本,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表现,”孟庆平称:“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相信企业在用工上能钻的漏洞会越来越少。”
新闻推荐
“当代抽象水墨四人展”将开展时报讯 “心象?墨象―――京鲁当代抽象水墨四人展”将于3月19日在朵云轩山东美术馆(东图大厦四层) 举行。参展的画家为北京抽象派画家鹿林、朱雨泽,山东画家岳海...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