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作
最近,北京邮电大学调整了图书馆自习室管理办法,通过摇号分配座位,“中签者”可以拥有一年的座位使用权(3月16日中国广播网)。
怎样有效而又公平地分配短缺资源,这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对大学图书馆里的自习室来说,排队占座是因为座位供应不足,学校通过摇号分配座位,凭借随机力量寻求公平方案,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令人费解的是,“中签者”居然拥有一年的座位使用权,这样的“回报”显然过于丰厚了。虽然可以减轻校方的工作量,但是本科生在校统共不过四年,对于运气差的同学来说,这室外观望该是多大的煎熬,下一次机会来得又是多么遥远。校方“图省事”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毫无疑问,貌似公平的摇号实际上还不如不摇,因为在长达一年时间里,很难说“中签者”都能天天到位。公平如果因为设置不当而荒废了效率,甚至有可能导致“倒卖”等不良行为,那就不是值得推崇的。
真正有价值的公平,应该是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权,且不超出校方负担容许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习座位的利用率。笔者建议,一方面,合理设定座位使用期,另一方面,每月乃至每周摇号一次,提高大多数参与者中签的机会,应该说效果会好得多。(济南 林荣耀)
新闻推荐
德国伟大思想家歌德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伟大的目标,与达到伟大目标的决心。只要不失目标地继续努力,终将有成。”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活着而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在一个...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