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百家饭长大
在赵永杰出生的1979年,八角镇辛店村只是福山区一个很普通的邻海小村子,和那时不同的是,现在,这个村子的马路对面,就是烟台市出口创汇大户———富士康,而赵永杰,也从一个和爸爸、妹妹相依为命的苦孩子,成为一家拥有20多名员工的科技公司总经理。
赵永杰不记得妈妈什么样子。那一年,他只有3岁,妹妹两岁,有人跟他们俩说,妈妈走了,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家里的变化很快就显现出来。爸爸长期在砖厂打工,家里没人做饭、收拾家。小兄妹俩今天在奶奶家吃、明天在姥姥家过,或者你去舅舅家,我去姨妈家。家里的四间瓦房,总是冰冰凉的,不见烟火。穿的衣服,都是舅舅姨妈们买的。小时候去上学,同学们中午都用铝饭盒带饭,再穷的孩子饭盒里也有点炒菜,只有赵永杰,永远是一个大瓷缸子,里面塞一个大地瓜,一点咸菜。
初中他在烟台25中,同学们中午买饭吃,他吃家里烙好的、硬邦邦的大饼,就着炒好的辣酱或是咸菜。他不知道零花钱是干什么用的,也从不挑吃挑穿。高中考上了福山格迈纳尔中学,离家十几里地,没坐过公交车,都是骑着家里的破自行车,每周回家一次。
但他的学习成绩很优异,父亲一度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儿子承载了父亲全部的希望,因为经济的原因,却从来没能去学校看过他。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赵永杰很早就懂事了,他心疼上完初中就辍学的妹妹,心疼已经开始改卖蜂窝煤的父亲,也知道自己的家庭,根本支付不了本科学校的学费。高考成绩下来后,大家都为他的一本分数而庆祝,他却在默默地心痛。填写志愿的时候,他只填写了本科和专科的提前志愿,一个是普通的军校,一个是山东公安专科学校,高考志愿的本科栏和专科栏全部空出来,而且注明:不可调剂。他只想上军
校或是警校,学费很少,管吃管住,还有一点补贴,毕业了还能解决工作。这才是穷人家的孩子能选择的。用他的话说,不选择好的,只选择对的。
当警察:3年没攒一分钱
1997年,赵永杰以一本的高分考入专科的警校。值得回忆一下的是,当年清华北大的分数线在600分左右,而大家因为都不敢报得太高,很多人选择了本以为分数线不会很高的那所军校,让赵永杰意外落选。班主任压着他的专科录取通知书让他回去复读,他说这是他的选择。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为自己做出了选择。
来到济南,赵永杰开始了3年警校生活。在这里,他每个月有60元的补助,仅需负担一千多元的学费,勤工俭学同时打了两份工,分别是刷教学楼和办公楼的厕所。3年时间,他没向家里要一分钱,大三那年把妹妹从老家接到济南,在校内一个饭店打工,他不希望妹妹永远留在农村,希望有一天她可以过上城市里的生活。
在学校里,他做了很多事,在学生会秘书处、系宣传部、校刊编辑部、散打队,到处可以见到他的身影。他很清楚,自己必须做得比别人更多一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机会。
2000年,赵永杰毕业了,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开始了基层民警的经历,从八角派出所,到福山治安大队;从产业区派出所到兜余派出所、门楼派出所,再到福山公安局法制科,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在旁人看来仕途颇为一帆风顺。赵永杰从来不是奢侈的人,但当时大家都住宿舍,经常一起出去凑份子吃饭,别人叫他,他不可能每次都拒绝,有人请他吃饭,他也一定回请别人。在他看来,这是礼数,也是仁义,只不过别人的工资花完了,可能有家里接济一下,而他花光了钱后,下半个月的周末就得躲回家,从家里带点吃的回来。
当警察的3年时间,他一分钱也没存下,对他而言这很痛苦。爷爷奶奶的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负担沉重,他却不能为自己的家人做点什么,他不想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那天,他需要钱给从小疼他的爷爷奶奶买药,要给为了他而辍学的妹妹做点事情,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想到了辞职,想打工赚钱,想创业养家。事实上,没人同意他辞掉一份稳定的、看上去很有前途的公务员工作,父亲甚至到死都不理解他。但这是他的决定,一条可能很艰辛很坎坷的路,但这却是他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眼里的正确的路。
去打工:500元钱闯天下
他想去南方,因为没有存款,他向警校的同学借了500元钱,但这笔钱很显然不可能带他到南方去。后来,赵永杰选择了威海。
2003年刚过春节,赵永杰在威海郊区租了一间小平房,除了一个土炕,还有几扇打碎了玻璃的窗。在农贸市场,他买了一床便宜的被子、一床褥子,枕头的钱也省了,脱了衣服卷起来当枕头就可以。吃的问题用两箱华丰方便面解决,这些事都解决完,他只剩200元。
刚辞职时,赵永杰应聘过保安,因为对方不相信一个警察会辞职做保安,把他赶了出来。到威海后,他吸取经验教训,说自己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应聘业务员,月薪700元。当时他的想法是,就算是饭店服务员也行,起码能解决吃住的问题。
在威海的两年时间,没人能找到他,除了逢年过节往家里打个报平安的电话,破釜沉舟的决心使他不敢回头。跑业务,别人坐公交车,他只走路。过年时从家里穿出来的新皮鞋,不到一个月脚掌磨了两个透明的大窟窿,鞋匠给他重新钉了两块厚厚的橡胶,走路特别沉。发第一个月工资时,他给自己改善生活,在城郊一个小饭馆要了一碗打卤面。捧着面碗时,他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想家。
两年时间转眼就过,省吃俭用的赵永杰攒下了6000元钱,有了创业的资本,学会了营销,学会了赚钱,有了一个能干、知书达理、从不嫌他穷的女友;还有,当警察时170斤的体重,变成了120斤。
苦创业:掘回人生首桶金
回到八角,他拿出了所有的钱,加上女友的钱和从家里借来的,进了10台电脑,开了一个小小的电脑培训班。在威海当业务员的时候,他下班后一直免费给一位师傅打下手,装电脑、维修、检测、做系统,这个高考660分的理科生,回烟台时已经是一个电脑高手。
学员有村里的小青年、失业的打工仔,为了让10台电脑物尽其用,只要电脑有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修理,最长一次,4天4夜没有睡觉。很快,10台电脑变成了20台、30台、50台,2007年,赵永杰正式注册了他的子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因为儿子叫子曰,而公司,就是他的另一个孩子。
如今的赵永杰,聘用了20多名年轻人,有人承揽业务,有人负责安装,有专门的售后人员。他完成了人生最原始的资本积累,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很多年轻人失业后在他这里得到了免费的培训,在网吧当了网管,在科技市场找到工作。
这个曾经吃“百家饭”长大的男人,这个苦出来的创业者,如今最想做的,就是多为乡亲们办事,如果说他以前帮了一些人,都是被动地等别人来找他,而他此刻想主动为乡亲们做点事,回报那些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帮过一把的人。
有多少草根能从头做起
对赵永杰的采访因为记者的忙碌推了又推,每一次,他都在电话里笑着说:没事,咱们再约。
面对面时,觉得这个1979年出生的男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目光坚定但很有礼貌。之前收集资料时知道他小时候吃了不少苦,但在采访中,他对少年时的经历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我想,没有哪个人会轻易辞掉公务员的工作去从业务员干起,就在上个月,千军万马挤公务员大门的一幕才刚刚过去。一个没有妈妈爸爸,几乎没有任何依靠的草根,放弃铁饭碗自找苦吃,试问有多少草根能像赵永杰一样从头做起?所以,成功的,总是那一小部分人。
一杯茶虽苦,却苦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在经历了一番磨炼与奋斗后,随着苦味消散,甜味渐渐地从舌根漫开,一直漫至你的心田。正如赵永杰一样,也许对旁观者来说,除了最初的不理解,之后就是艳羡。但对于他自己,这段苦是刻骨铭心的,也正是有了这苦,才成就了他现在的一番事业。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尝的苦多了,坚持下来获得的甜也才会更多。文/记者李珑
新闻推荐
专题稿件由YMG特派记者唐寿锐济南报道今天下午,山东鲁能又将迎来亚冠联赛。虽然出线形势异常严峻,但这场比赛可能是最没悬念的较量,面对只来了十几名球员教...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