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聂荣学
“孩子带着7000多块钱回来,可把我和她爸爸乐坏了。”综合高中学生杨文静的妈妈高兴地说。杨文静去年被学校推荐去上海和硕集团带薪顶岗实习,干了三个月,挣了7000多块钱。“本来有机会留在那里签约工作的,但是我还想继续升学深造,所以就回来了。”杨文静说。市综合高中中职班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学生可以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升入高校深造。“不管选择哪条路,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能有份展现一技之长的工作。”校长周长兴说。综合高中多年来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始终站在应用科学技术的前沿,为万千学子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
抓好技能这个根本
育人成才,技能培训是关键,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综合高中在“开足文化课、开精专业课、开活特色课”的原则下,坚持走“六合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做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大力强化实训实做,强化动手能力,强化技能等级鉴定,为学生成才搭建“立交桥”。“我还想上对口高职,争取让自己的专业技艺更精,能找到一份待遇更好、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杨文静说她还需要学习更多、层次更高的技术。近年来,综合高中多名学生参加省计算机、建筑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杨琳琳获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窦磊、李娜、毕小菊、吴昌起在全省建筑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董居震获得全国职业学校计算机信息学奥林匹克三等奖……
去年,上海和硕集团来综合高中一次性要走310人,是什么吸引企业如此大规模地到学校“采购”专业技术人才?综合高中始终坚持就业导向机制,提出“以安置促招生、以安置促教学、以安置促管理”的办学思路,成立了就业培训处,积极畅通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服务。与北京、上海、珠海等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关系,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立体式人才输出网络,学校毕业生连续几年就业率在99%以上。综合高中的毕业生成为企业争相录用的抢手人才。
为使学生留得住、干得好,学校在学生较集中的城市设立了联络点,建立了办事处,负责学生在工作中工伤事故等各类问题的处理。2007年,学校安置到瑞萨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的一个学生手指被轧伤,经学校的积极协商,公司除包治外,还赔付工伤费5000元,学生继续留厂工作。学校加强与就业学生家长的联系,定期回访。将学生安排进厂,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吃住安全、劳动保险、医疗保障、工资发放等一系列问题关系到就业安置工作的最终成败。
中职教育不是人生的终点站,而是人生的加油站。学校正确处理就业与升学的关系,采取“一年重基础、二年强技能、三年定出路”的工作原则和“升本科、宽就业”的工作思路,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做到就业升学两不误。
人才培训与莱芜实际相结合
综合高中抓住莱芜市能源钢铁基地建设和高新区需要大量电子类专业人才的机遇,广泛开展市场调查,瞄准市场设置专业,新开设了数控技术与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同时突破地域界限,立足莱芜,辐射全省,面向全国,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财务会计专业已分别建成省、市级重点专业。综合高中积极进行人才市场的调查,广开就业门路,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努力搞好毕业生就业安置。
学校先后与日本揖斐电电子(北京)有限公司、瑞萨四通集成电路(北京)有限公司、首信诺基亚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创造有利条件。几年来,共有1000多名专业技能扎实、职业道德过硬的技术人才被安置到联办单位参加工作,安置率达到99%以上。他们的月收入最高的3000元以上,最低的也在1800元以上,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为进一步加大联合办学力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又与青岛海信集团公司、济南重汽、山东司法警官学院等单位联合办学,为学生就业安置增辟了一条道路。综合高中还是山东省中职毕业生就业中心、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莱芜船员培训基地。
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研讨会上,综合高中作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综合高中在抓好自身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莱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校准备开展农民工、下岗职工和转岗工人培训,力争让学生、学员就业有路,升学有望,生存有术,终身教育有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学校还将车间搬进校园,创立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建立专业咨询指导委员会,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并安排学生到对应的岗位上进行实习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岗位能力得以对接。
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前景都很美好
“山东省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莱芜市教育工作目标实绩突出单位”、“莱芜市师德建设十佳单位”、“莱芜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在综合高中的荣誉陈列室内,各类奖状、奖杯和锦旗令人眼花缭乱,荣誉无声地见证着学校的辉煌和荣耀。
“政府站位高,支持力度大;队伍建设好,主人翁意识强;改革促发展,管理见效益;树学校品牌,显学校效益;科研成果多,水平档次高;全方位育人,学生发展好。”这六大优势为综合高中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综合高中已制定了未来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确保在全市同类学校中的排头兵地位。
新闻推荐
■乡村文明在行动棋山观:“一盘围棋”的村庄规划本报记者 李伟四星、天元……6月1日,钢城区里辛镇棋山观村党支部书记邵光才在办公桌上比划着:“就是这四个角还有这个中心咱不知道叫什么,但就是...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