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双泉镇书堂峪村的樱桃采摘节的开幕式现场,游客在观看斗鸡表演。
记者张刚 摄
散养在马山上的斗鸡 记者张刚 摄斗鸡在山上以柏子荆柯子等草木种子为食记者张刚摄□本报记者 赵明实习生 黄敏
“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斗鸡古已有之,人们常把斗鸡当作观赏性玩物,有时甚至用来赌博,而一只斗鸡要卖到几千元,普通人也只能看看,根本吃不到如此昂贵的鸡。而今,在长清区双泉镇陈家沟村,两个“王明”在马山脚下的100亩山地上散养了400多只斗鸡。他们给斗鸡搭建了三个帐篷,在山脚下放了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当作工人的卧室。山脚下还种了丹参等中药材。他们的斗鸡按斤卖30元一斤。如今,他们正忙着孵化斗鸡,扩大规模,让更多人能吃上斗鸡。 5月8日,记者来到马山脚下,采访了山场的主人――― 两个“王明”。
一场斗鸡比赛,启动“斗鸡梦”
2010年的一个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绪明见识了一场角逐激烈的斗鸡大赛。“两只斗鸡足足斗了4个小时,每打15分钟,斗鸡的主人便会给他们喷水降温,那两只鸡的羽毛都被啄掉了,露出殷红的皮肤。它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对方,谁都不肯让步。来来回回不知打了多少回合,打了4个小时后,竟然打和了。”王绪明激动地说。
回家以后,王绪明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斗鸡打斗的场面。“我本身并不喜欢暴力,但看到这两只鸡竟然能坚持打4个小时,那得需要多大能量啊。看来,斗鸡体内所含的能量很多,肌肉很结实,营养价值肯定很高。这种鸡若是能大范围地饲养,走进普通人家的餐桌,该多好。”王绪明说,此后他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事。
那时的王绪明可谓是啥都干过,卖过羊汤,开过饭店,后来又做起了包工头,一年能赚个十多万。“可自从看过斗鸡比赛后,我的心就一直痒痒。觉得年龄越来越大,再带那么多人干活也力不从心。若是能回老家养斗鸡就好了。”王绪明告诉记者,在他老家长清双泉镇陈家沟村,他的大伯十多年前买下了马山脚下一片山场,一直闲置着,山上种了很多松树,松子营养很丰富。此外,还有酸枣、荆棵花等天然食料,是养斗鸡的好地方。
王绪明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另一个“王明”――― 河南人王华明的大力支持。河南斗鸡很有名,王华明从十几岁就对斗鸡燃起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辗转来到济南做建材方面的生意,经常与王绪明打交道。王绪明知道王华明对斗鸡很懂,就找他商量,王华明埋藏在内心的梦瞬间被开启了。他鼓励王绪明养斗鸡,在山东,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王华明的劝说犹如王绪明的一颗定心丸,2010年王绪明辞掉了工地上的工作,回到陈家沟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和大伯,两位老人一开始并不同意,认为风险太大,但是最终还是拗不过王绪明,最后还是支持他了。
为避免“打架斗殴”,给鸡戴上脚镣
王华明介绍说,斗鸡长到8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有斗性,为了防止斗鸡打架造成大量伤亡,他们把这些鸡苗分在3个帐篷里养着,让它们从小就在一起,培养感情。
“现在,这些鸡都记得自己的家,从来不会走错。上面帐篷里的鸡从来不到下面的帐篷里面来。为了防止同一个帐篷里的鸡打架,有时我们会给一些好斗的鸡带上塑料做的脚镣,让它们跳不起来。”王绪明说。
在饲养过程中,王华明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上下棚的鸡只要一见面就打架,而同一个棚的鸡还算团结。比如同一个棚的公鸡和母鸡交配时,有其他的公鸡会吃醋,有时这些吃醋的公鸡会上去给那个公鸡一脚,然后飞快地离开。他们算得上是兄弟了,并不会真打架。“我们主要是想提升斗鸡的肉质,降低它的斗性。斗鸡下蛋很少,一年也就下60到80枚。春夏的鸡蛋大多用来孵化鸡苗。像秋天的蛋一般都会卖掉,因为那个时候孵出的小鸡长不大。”王绪明说。
三期鸡苗损失8万 狠心又进第四批
平阳是斗鸡的中转站。2010年,王绪明和王华明两人去了趟广西平阳。他们在那里买了80只越南斗鸡苗,当时一只斗鸡要80元。
两个人欢欢喜喜地带着这些宝贝回到陈家沟村,精心的饲养着。结果没几天工夫,由于水土不服,这些小鸡苗一个个的死了。“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没了,我们俩以为纯种育蛋鸡可能不好养,商量着再进一批杂交鸡。”王绪明说。
就这样,没过几天,他俩再次奔赴广西,这次他们从南宁分散的农户手里买了200只鸡苗,这些鸡苗大小不一,平均下来每只鸡苗100元。“我们当时想,这种鸡苗应该比较好养活,我们临走时还向农户打听了怎么喂养的问题。可是没想到这批鸡运回来以后,还是水土不服,两万块钱像水一样说没就没了。”王华明说。
接连两次,买来的鸡苗都水土不服,两人认为可能是鸡苗太小了,适应能力差,于是,他们准备进一批成年鸡。带着不服输的劲,两人第三次奔往广西,在平阳他们买了150只母鸡,50只公鸡,当时一只鸡就要三四百元。两人将这些鸡通过长途汽车运回后,放在一个帐篷里圈养起来。为了防止再生事端,两人细心照料了将近一个星期,期间并未出什么问题。两个人提着的心放下了,商量着出去跑跑市场,为以后的销路做准备。就这样,两人把200只鸡交给王绪明的父亲,两人习惯喊他“老爹”。
两人走后,老爹精心地照顾着这200只鸡,为了方便晚上喂食,老爹把帐篷的灯打开了,喂完食后,老爹走时并没有把灯关掉。第二天老爹打开帐篷门进来,顿时傻眼了,200只鸡大多都躺在地上,身体已经僵硬了。地上到处是鸡毛,有些鸡身上还有血,有几只鸡还有气。“哎呀,这是晚上鸡打架打死了,公鸡和公鸡打,母鸡和母鸡打,打死了呀。”老爹皱着眉头说。
王绪明和王华明闻讯后立即赶回了山场,王传明说:“这些鸡刚运回来时不打架,应该是长时间坐车颠簸得比较累。这点我俩没想到。过了几天休息过来了,加上灯光的刺激才互相打架的,如果没有光,看不到东西就没事。”
“走的时候,200只鸡还活蹦乱跳的,一晚上功夫全倒下了。我们还不敢声张,生怕别人笑话我们。我爹等到夜深了,自己用麻袋背着这些鸡偷偷地埋了。可我就是不服气,我就不信我养不了斗鸡。”王绪明说。
王绪明和王华明合计了一晚上,他俩商量着从中原玩家手中买些斗鸡,而且要买中原鸡,因为中原鸡适应这里的气候。第二天,他俩又起身了。王华明在自己的家乡河南苦苦向一些斗鸡玩家买了100多只打架打伤了的斗鸡,并买了一些母鸡。买回来后,这些母鸡下了蛋,两人就送到孵化场,等到小鸡长出来,就往山上投放,如今山上已经有400多只斗鸡了,它们平均年龄都在8个月以上。这一次,他们终于成功了。
保证原生态养殖 计划养殖规模上万只
记者采访中发现,除了在山上搭了3个帐篷,用干草给斗鸡搭了一个个下蛋的小窝外,并没有发现别的建筑物,连睡觉的地方都是在车上。
王绪明告诉记者,他要做的是生态养殖,不能破坏原来山场的样貌。一开始两人还因为要不要建鸡棚而争吵,后来王绪明说服了王华明,“建鸡棚一方面花费大,而且看起来像圈养,再者也破坏了山场的原貌。”王绪明说。
在采访过程中,老爹用一个小桶装了鸡食喂那些没上山的斗鸡,记者发现,鸡食里面全是五谷杂粮,有玉米、小米、高粱、花椒,全是原粮。“这些斗鸡上山主要吃一些应季的果实,像松子、酸枣等,还自己捉虫子吃。到了喂食的时间,我用东西敲几下喂食的桶,这些鸡无论走了多远,都会跑下来吃食。每天太阳快下山时,一敲饭缸,这些鸡都会下来,知道该回家了。”老爹笑着说。
“我们做的就是原生态的散养的斗鸡,你看这些斗鸡的角质,它们富含很高的胶原蛋白,对人体十分有益。”说着,王绪明抓起一只露着后背的斗鸡,他告诉记者,这是越南鸡,这种鸡耐力好。山场上还有中原鸡和泰国鸡,中原鸡是那种打死都不会跑的类型。“你看看这个鸡的肌肉,很结实。”
对于将来的计划,王绪明打算今年秋后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一万只。“我养的斗鸡在咱山东来说是第一家山场散养的原生态斗鸡,主要是想让咱老百姓都能吃上斗鸡,它是好东西啊,很有营养。一般养到十个多月,斗鸡就能卖了。现在公鸡一斤30元,母鸡一斤25元左右。有时一只鸡就能卖200多元。现在固定的销售点已经有20多家了,主要是卖给一些农家乐、山庄等。等到秋后扩大规模后,想再把市场做大点,让咱济南人都能吃上斗鸡。”王绪明笑着说。
新闻推荐
正在租房的置业者:租房换买房来济南打拼了6年,一直租房,手头有30多万元的现金存款。但是我也有顾虑,自己在外赚钱不容易,虽然现在薪资不低,但是也怕投资房产失败,生怕买房不如租房划算。通过朋友介...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