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明 实习生 陈彦杰 □策划 刘峰
乡村医生,最初叫赤脚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一般指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发展到今天,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已经成为三级医疗体系最基层的医疗机构。
乡村医生自诞生以来,在最基层的医疗机构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最近,济南决定在乡村卫生室中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这一政策在乡村医生中产生了巨大波澜。之前乡村卫生室依靠不高于15%的药品加价生存,基本药物零差率的实行也意味着之前乡村卫生室最主要的收入基本断绝。为此,省市对每覆盖1000人每个卫生室每年补助6000元,每次看病收取6元诊疗费,拨付公共卫生服务费等政策进行补助。
在乡村医生和业内人士看来,这是解决乡村医生遗留问题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政策并未涉及最根本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即乡村医生的养老问题。
【零差率掀波澜】
基本药物零差率彻底打破乡村卫生室“以药养医”格局
有乡村医生瞅准空子赚钱
“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一实施,我们基本上就没了收入。”在采访中,十几位乡村医生向记者表达了同一种观点。据了解,之前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靠不高于 15%的药品差价,现在基本药物进多少钱卖多少钱,乡村医生因此将丧失绝大部分收入。
乡村医生“断了”收入来源
“卖药不挣钱了,基本上就没什么收入了。”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平安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高同云说,之前卫生室的主要收入就是15%的药品加价,现在实行零差率了,来村卫生室看病的主要就是一些感冒发烧的病人,一般用普通的药就能治,这些药都在500多种基本药物范围内。
仲宫镇稻池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张传礼说,基本药物零差率的确给村民带来了好处,降低了看病的成本,但是村卫生室的收入因此将大大降低,“药品不挣钱了,打小针本来就不收钱,就是打吊针收两块钱,基本就没收入了。”
记者采访的十几家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均表示,乡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之后,如果没有持续的保障措施,乡村卫生室将很难生存。
有人想法钻制度的空子
“只要脑子活,钱也不少挣。”一名乡村医生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赚钱对策。
“基本药物不赚钱可以少开这些药。”她说,基本药物都是广普药,治疗起来疗效相对并不那么明显,遇到发烧急诊的就可以开其他药了。“比如,青霉素治疗一般的感冒还可以,遇到病毒性感冒就不行了。来个感冒发高烧的急诊,随便打点其他抗生素也就十几块钱,到时候跟村民说清楚,这个药疗效好,价格也不贵,肯定都能接受。”
该医生还说,基本药物就那500多种,药物的种类成千上万,药名有一定专业性,一般村民也不知道哪种药具体治哪种病,“给他们开一些基本药物以外的药,只要疗效好,贵一两块钱也肯定不会说什么。”
【绕道解决问题】
新政实施后一些村卫生室收入不增反降
按新标准,覆盖千人的卫生室年入3.4万元,之前至少是四五万元
针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省市也出台了3项补助措施予以应对:乡村卫生室每覆盖1000人每年补助6000元;乡村医生每次看病收取6元诊疗费,其中由新农合报销5元;每服务1人有25元公共卫生服务费,其中40%补贴给乡村医生。
多数乡村医生和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政策全部执行后,乡村卫生室的收入仍会减少。
每月500元“工资”乡医喊少
按照新的政策,乡村卫生室每覆盖1000人每年将补助6000元钱。采访中多数乡村医生表示每月500元的“基本工资”有点少。
平安街道小刘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告诉记者,她的卫生室所在的村有1000多口人,按照政策每年有6000元的补助。卫生室由她和丈夫两人打理,“平均一个人一个月才200多块钱,太少了。”
槐荫区段店担山屯一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告诉记者,政策实行后卫生室的药物都要从镇卫生院进。“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这些人全部归拢起来了。给他们干活,他们给发工资。但是这一个月 500块钱的‘工资\’实在太少了。”
6元诊疗费怎么收是个困扰
对乡村医生的另一个补助措施是合理的诊疗收入,按照政策,乡村医生每次看病可以收取6元钱的诊疗费。这6元钱诊疗费由村民个人负担一元钱,新农合报销5元。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了解到,就是这6元钱诊疗费却难倒了不少乡村医生。“来看病只是轻微感冒咳嗽,拿上一块钱药就行,这样你再收上6块钱诊疗费肯定行不通。”平安村卫生室的高同云说,不能为6块钱诊疗费就多开药,虽然6块钱诊疗费村民只负担一块钱,但是其余5块钱也需要村民先垫上再去报销。“真执行起来村民肯定不愿意交,都是街坊邻居,我们也不好意思收。”
长清区卫生局局长刘道辰说,诊疗费的补贴也不是无限制的,长清区在调研后发现一名村民平均每年看病2.6次,所以制定了覆盖区域内平均每人诊疗费最高补贴3次的标准。也就是说,村卫生室覆盖1000人,每年的诊疗费最多可收入1000×3×6=18000元。
历城区卫生局局长王瑞国告诉记者,历城区的调研结果显示一名村民平均每年看病 2.7次,对此历城区也制定了覆盖区域内平均每人诊疗费最高补贴3次的标准。
40%的公共卫生服务费拿得不轻松
新政策实施后乡医的另一项收入是公共卫生服务费用,业内人士介绍,覆盖区域内每人每年的公共卫生服务费为25元,其中40%将拿来补贴乡医。一覆盖千人的卫生室每年的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为25×1000×40%=10000元。对于这10000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费,许多乡村医生坦言挣得不易。
高同云告诉记者,公共服务一直以来都是村卫生室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费服务。“传染病的防治、慢性病管理、零至6岁儿童防疫等都是卫生室在干。以打防疫针为例,每10天打一次,一年就是36次。”她说,村卫生室所做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很繁重的,这一万块钱拿得很不易。
政策全落实多数诊所也减收
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村卫生室有一名乡村医生,村里有1000口人。按照政策,这个卫生室的收入有财政补贴6000元,公共卫生服务费25×1000×40%=10000元,诊疗费用6×1000×3=18000元,村卫生室的年收入为34000元。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能覆盖千人的卫生室规模都不小,之前一般年收入至少也有四五万元。而且一个覆盖千人的卫生室至少需要两三个人才能保证正常运转。
刘道辰告诉记者,因为之前有政策,长清区基本上是每500名村民配备一名乡村医生,目前长清区共有1300名乡村医生。而现在的补助是按照每 1000人配备一名乡村医生的标准发放的。“所以现在只能拿到约500名乡村医生的补助,这些钱再摊派到1300名乡医的身上,每名乡医实际能拿到的钱大约为1.3万元。”
“按照这些政策,长清区村卫生室基本上是三分之一减收,三分之一基本持平,三分之一收入提高。”长清区卫生局副局长卢传涛说,收入增加的主要是一些偏远山区的诊所。这些诊所平时看病的就少,基本上没什么收入。
王瑞国说,目前历城区共有省级标准化卫生室260个,乡村医生888名。按照这些政策,大部分诊所的收入将会减少。
王瑞国介绍,为让区内乡村医生能增加收入,历城区卫生局已向区政府提交报告,为乡村医生申请水电暖补贴。
【养老机制缺失】
养老问题难解决,不干乡医就是农民
为了能有退休金,60岁老人熬在岗位上
打开卫生室的门,擦桌子拖地板,收拾好药品,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很快第一位病人到来。每天早晨 7点半,55岁的高同云都会准时来到平安村卫生室,从1975年起,她在基层卫生室已干了13000多个日日夜夜。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把养老问题解决。
最渴望:乡医老了能有生活保障
“现在挣多挣少都无所谓了,关键是能把养老问题给解决了。”高同云说,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干乡医就是挣工分;到了80年代分田到户后就边种地边行医;再往后就面临复杂的医改。多年来,在卫生室她并没有挣到多少钱。如今的基本药物零差率虽然让她的收入有所减少,但她表示有了各种补助后也可勉强接受。最让她担心的还是乡村医生的身份和养老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最关心的还是身份和养老问题,这一点在50岁以上的乡村医生中体现最为明显。高同云说,为了最终能有个说法,很多60岁以上的老乡医还都熬在卫生室。如果现在不干了,他们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下半辈子的生活就没了保障。
最羡慕:民办教师老了都拿退休金
干了40多年乡村医生的张传礼如今已61岁,跟高同云一样,他依然熬在卫生室。只是他的体会要比高同云深得多,因为当年跟他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如今已退休,每个月拿着几千块钱的退休金。
张传礼介绍,他所在稻池村有1040人,村里只有一个卫生室,两个乡医。“我们全年都是工作日,村民什么时候有病什么时候来看,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诊所都不能关门。”张传礼说,他们要是不干了,村民有个头疼发热的就得跑很远去医院。
61岁的张传礼坦言,以他的年纪和身体状况再干上几年就干不动了,不干之后的养老问题是他最担心的。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让张传礼感到有些不平,“我们是一个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工作的,现在差别这么大,有点想不通。”
最根本:建立养老制度是治本之策
一业内人士表示,乡村医生问题存在的根源是无退出机制和养老保障机制。按照目前的政策,乡村医生退休之后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同时也失去了生活来源。因此,很多乡村医生都在卫生室熬着,不愿离开岗位。
长清区卫生局局长刘道辰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他们一直在宣传和引导乡医自己买养老保险,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历城区卫生局局长王瑞国表示,他们为乡医申请水电暖补贴只是解决村卫生室目前的生存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靠健全的退出机制和养老保障机制。
【医疗体系面临困境】
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
三级医疗体系“地基”要扎稳
4月17日,济南市卫生局局长贾堂宏在历城区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时说,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构成了三级卫生体系,村卫生室是三级卫生体系的“地基”,“地基”没了房子就塌了,必须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济南目前有7000名乡村医生,是他们支撑起了基层医疗机构,这是一笔宝贵财富。”
贾堂宏在历城区仲宫镇稻池卫生室调研时表示,老乡村医生几十年来给老百姓测血压、把脉,知道感冒发烧怎么治,知道青霉素要皮试,知道一天基础量1000毫升液体给老百姓解决问题。“这就很了不起,一个乡村医生配上一个护士,就能解决基本的医疗问题。”“而村卫生室就是靠乡村医生支撑,他们必须实施全额补贴。”贾堂宏说,基本药物实施零差率后,把实惠带给了村民,但这不能以牺牲卫生室、乡村医生的利益为前提,他们没法生存,老百姓的健康就无从谈起,对他们的补偿必须要跟上。
新闻推荐
时报讯 上周末,本报“宝贝亲子剧场”上演了经典儿童剧《列那狐传奇》,剧场爆满,座无虚席。《列那狐传奇》是根据世界上最古老的童话故事《狐狸列那的故事》改编,这是一台囊括了益智、探险、歌舞...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