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北园大街路面上的盲道被划入了自行车停车区域(上图);还有一些商贩占压盲道搞经营(下图)。 记者刘敏 摄□实习生 黄黎 郑淑琼 本报记者 王亚妹
14日,本报报道了济南部分广场、街道上的盲道被占及无障碍公厕堆满杂物、关门一事,引起广泛关注。16日,记者再次走访市区一些路段,实地探访无障碍设施的相关使用情况。记者发现,有些路段盲道被划成停车位,有些路段的盲道上“拦路虎”众多,一不小心很容易绊着……
■地点:北园大街
盲道时断时续,成了停车位
15日晚8时左右,记者来到北园大街西段,自东向西行走,快行至银座购物广场时,发现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将5米多宽的人行道占了大半。银座门前一段近100米长的盲道上,停放着大大小小40多辆车,其中小汽车有8辆,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大约占了四分之三,不少车的车轮正好压在盲道上,不少摊主还把大纸箱等压在了盲道上。
继续向西走,行至农业银行附近时,记者发现,此前双排盲道变成了单排,再往前走八九米,盲道又恢复成了双排。走到华夏银行门口时,记者看到,地面上用白线画了一长6米、宽2米的方形区域,盲道也被圈进其中。附近一摆摊的摊主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个停车位,至于是谁画的,他并不十分清楚。“白天很多来银行办业务的人,都把车停在这个地儿,盲道也跟着‘遭殃\’。”该摊主说。记者发现,短短一段路上,盲道时断时续,多是延伸至路口处时就消失不见。另外,整段盲道曲里拐弯的,200多米长的路上,盲道至少拐了七八回。“说是盲道,可谁把它当盲道啊?”市民李女士说。
■地点:联四路
100多米长盲道,缺了6段
随后,记者北拐行至联四路南头附近,沿路东向北行走三四米左右,记者看到,盲道正中央横着一井盖,将其阻隔开来。前方不远处,5张小桌沿盲道南北一次排开,每桌都满满的人,花生壳、用过的卫生纸、竹签等都被扔在了盲道上。再往前走五六十米,路东出现一无障碍公厕,公厕门口设计了缓坡、扶手、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进入后,记者看到了残疾人专用的牌子,但房门紧闭,怎么也推不开。一路上,记者发现,路旁门头房一个接一个,有面馆、糕点房、内衣店等等,盲道离门头房距离很近,大多店铺都将桌椅板凳等摆在了盲道上,盲道上的油污、塑料袋等随处可见。“这不是盲道吗?你们怎么把桌子摆上面了?”记者问。“什么是盲道,这叫盲道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店主回答。
接着,记者来到道路西侧,自北向南行走了大概30米,看到了一段100多米长的人行道。上面的盲道时断时续,不长的一段路,盲道竟缺了6段,缺失部分长的能达八九米,短的大概3米左右。继续前行,记者发现多处盲道砖块出现了裂缝,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破损。快行至道路南头时,记者在几家门头房前看到,广告牌被摆在离盲道不到5厘米处,行人从此经过时多得绕行。“你看这儿哪里像盲道,正常人从这儿走都困难,更别提残疾人了。”从此经过的周先生说。
■地点:山大路
盲道紧挨路沿石,井盖遍布
晚9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山大路北段,从黄台南路和山大路交界处出发,沿路西南行。走了10米左右,路面上才出现了双排盲道。盲道紧挨路沿石,在上面行走,很容易踩空或崴脚。继续前行,记者险些被盲道上的“障碍物”绊了一跤,低头一看,盲道上有两个类似桩子的凸起物,高出地面2厘米左右。据市民刘先生回忆,此处之前有一公交站牌,站牌被拆除后,地面未作恢复,就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记者向南一直行至山大路和花园路交界处,三四百米的路上,记者看到二十几处路灯线杆,其中大多设在盲道边上,有的甚至将盲道阻断。除了线杆,井盖也影响了盲道的连续性。道路西侧,记者看到了20多处井盖,其中大多横在盲道上。而有的店主直接将广告牌摆在盲道上,并从店里拉了电线,用大石块压上,电线横跨盲道,过往行人很容易被绊着。
■地点:建设路、经十一路
消防栓、树坑等成盲道“拦路虎”
记者来到建设路,从三箭如意苑出发,自南向北前行,刚走五六米就看到一垃圾桶,该桶紧挨盲道,若盲人从此经过,一不小心就会蹭到。路西每隔四五米就有一棵树,树坑横在盲道上,将其阻隔,原来的双排盲道变成了单排。一路上,电视信号箱、井盖、消防栓等,冷不丁就会出现在盲道上或盲道附近,让人“防不胜防”。行走至冠宇明苑小区附近时,此前的盲道消失了,大约走了200米,盲道又重新出现。另外,海鲜市场入口处到建设路13号这一段路上,也未设盲道,而建设路和经十一路交叉口附近,盲道上则竖着信号灯等。
接着,记者沿经十一路自东向西行走,发现不少轿车、自行车、电瓶车等停在盲道上,一家干洗店门前的台阶甚至将盲道完全覆盖。而八一银座附近的盲道,则被水果摊、日用品小摊等占着。
新闻推荐
一流窜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性开锁”专门盗窃别克、大众系列车1分钟开车门,偷走5万元扶贫款
犯罪嫌疑人指认作案现场 长清公安分局提供□实习生 韩璐莹 周震有种开车锁的工具,就像车钥匙一样,1分钟之内就能把车门打开,并且一点都不会损坏车辆。有一个犯罪团伙就是用这种工具专偷别克...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