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齐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是现存最早的长城。
2012年4月份,全省齐长城保护工作在长清区率先启动,保护齐长城将是今年济南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然而近日有市民反映,长清区双泉乡马西村附近的齐长城周围有多家采石场,去年曾因保护齐长城停工一年多,今年不知何故又复工开采了。了解情况后,记者赶赴现场,展开了调查。
齐长城险塞,经常遭炮震
汽车行驶在前往双泉乡的公路上,两边高山上时常可见已被开采的山体,风一吹,空气中尽是白色石头粉末。满载着石子的重型卡车疾驰而过,偶有一些石子散落在路边。
在马西村,60多岁的老高正在放羊,他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历史老远了,北边山上有个杜庄山寨,是齐长城的一部分,据说两千多年前修建的,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还曾驻守在上面打鬼子。”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这个杜庄山寨又名杜庄古城堡,根据“因地形用险塞”的军事工程原则修建,被誉为千里齐长城上现存最完好、防御体系最严密的古城堡,曾得到著名文物专家、中国长城学会会长罗哲文高度评价。“如果说保存完好,十多年前还可以,即使破坏,也只是小孩子顽皮,上山逮蝎子,从长城上搬块石头下来。”正在地里拔草的李女士说,现在不一样了,周边的采石场对齐长城损害严重。
据介绍,七八年前,马西村附近建起多家采石场,经常放炮采石。“一旦放炮炸山,两三里地远的村子都会感到震动,像是在地震。”李女士说,更何况在山顶的齐长城了,能不受影响吗?
记者注意到,在济南政府网“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专栏”上,有市民发帖反映,双泉乡一些村庄的采石场扰民,不但经常放炮,四处飘散的粉尘也影响其正常生活。
马西村村民董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秋天,这些采石场曾因为文物保护停工过,但不知什么原因,今年初又复工开采了,规模比以前还大。记者注意到,这些采石场2010年停工之时正是相关部门为编制《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进行齐长城资源调查的时候。
四周三座采石场,步步紧逼
在当地村民指引下,记者准备向马西村北部山上的齐长城――― 杜庄山寨进发。“要上山,没有现成的路。”村民高先生说,唯一的办法是先开车到山脚下的采石场,然后下车爬上去。
记者驱车来到马西村东部,马路边竖着一幅广告牌,写有“山东公路海瑞石料有限公司长清分公司”,一个箭头指向采石场所在的方位。记者顺路前行,路两边覆盖着一层石料粉末,基本看不到绿色的植被。
在采石场一个空旷地带停着几辆挖掘机,几名工作人员正仰躺在车下修车。记者问路,一工作人员称:“你算找对了,从这儿上去是到杜庄山寨最近的路,爬上去就可以,你看见山顶上那个凸起的角了吗,那就是齐长城。”说着,这名工作人员还站起来给记者指明具体方位。
记者下车,沿着采石场的路徒步前行,机器作业的轰鸣声越来越大,其中一辆挖掘机在半山腰不断向下摆弄散碎的石头。周围山体已被开采,形成人造的悬崖峭壁。顺着小路继续攀爬,来到人造悬崖上方,山体悬崖附近有很多宽约五六厘米的裂痕,据当地人介绍,这是放炮采石造成的。
顺着四五十度的山坡继续前行约200米,记者来到山顶杜庄山寨。山寨南北两侧为天然的悬崖峭壁,一些巨型石头与山体间已有裂痕,看上去摇摇欲坠。据当地人介绍,不排除是放炮震动山体的结果。
山寨自东向西共有3座城墙,城墙间有大量人造居所,其中部分居所顶部的石头已被掀开。站在最高的城墙上四处
新闻推荐
作者:董莉实习生郑楚翘时报5月13日讯 (记者董莉 实习生郑楚翘)日前,济南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省会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为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搞好企业...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