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永明实习生徐鹏
□记者李永明 实习生徐鹏 通讯员关天星
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患者3年内需行第2次截肢。目前,我国至少有将近1亿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最终的命运就是截肢吗?“不能等糖尿病足患者溃烂、坏死到必需截肢的地步,才推到骨科去截肢,一定要在患者有‘打软腿\’,或出现‘凉、麻、痛\’的最初症状时,提醒他们去看血管外科。”济南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孟庆义表示,糖尿病足的根本症结在下肢动脉,只要及时疏通了被阻塞的动脉血管,患者就不会发展到被截肢的地步。
哪能张口就是“截肢”?
71岁的李春芳(化名)告诉记者,她接受介入治疗刚刚一天时间,曾经紫黑的左脚就渐渐恢复了正常,也不疼了,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老人说:“这一回,不光保住了这只脚,还让我弄明白一个事儿,最近这五年的罪,我算是白受了!”
老人患有糖尿病已经17年,被诊断为糖尿病足也有5年时间。关于糖尿病足对她这几年的折磨,用老人的话说就是“腿沉得迈不开步,疼得睡不觉,越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这腿越疼得厉害”。
今年2月中旬,老人的左脚大拇趾开始发紫、变黑、溃烂、流脓。仅几天时间,紫黑的症状就迅速蔓延到了脚背上。后来,整个左脚就变成了紫黑色。跟过去生病一样,老人住进了小区附近的一家医院,医生说:“只能截肢,除了这个,没别的办法!”
老人说,她从小没读过书,不认识字,但还是明白医生的意思,也能够想象出截肢以后的情景。她告诉记者:“一听医生说这个,我当时连死的心都有了,哪能张口就是截肢呢?把我这半条腿截了,我不成了儿女们的累赘?”
5年见过不少医生,没人跟我说这个!
李春芳老人在那家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她一直不同意截肢,医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天天输液消炎,还是疼得她睡不着觉。躺到床上疼得更厉害。
后来李春芳的老伴打听到一位同样患有糖尿病足的邻居接受过介入治疗。于是老人打算试一试,这个几近于立竿见影的介入治疗,让老人又欣慰又气愤:“这些年,我瘸着个腿到处看病,5年见过不少医生,没人跟我说这个!”
孟庆义告诉记者:“如果患者在出现跛行症状时,能及时实施以疏通血管为主的介入治疗,完全可以避免病情发展到整个左脚严重溃烂、坏死的程度,另外,医疗费也能减少相当一部分。”
据了解,医生实施介入治疗时,在患者左腿动脉阻塞特别严重的狭窄之处置入了支架。如果糖尿病足患者在出现腿疼、瘸腿等症状的最初阶段,能够及时接受介入治疗,则只需要扩张、疏通动脉阻塞之处,基本不用置入支架。因此可以减少费用。
消除误区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糖尿病足发展到最后只能截肢,是一个非常害人的偏见,但在部分医生与患者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孟庆义告诉记者,用介入的手段来治疗糖尿病足,不过是血管外科所涉及数十项疾病种类的一个细小分支。
然而,偏见不仅仅存在于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医务人员竟也不了解血管外科介入治疗的方法。记者以“我的一个亲戚有糖尿病,一个脚趾头发黑了,怎么办”为题,随机联系了几家医院与该病无关的科室医生,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去看内分泌科”。
一家医院内分泌门诊的主治医师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让病人来住院吧,要不,发展到最后只能截肢!”当记者问“如何才能避免截肢”时,这名医生则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延缓病情。”
权威医学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将近1亿糖尿病患者,其中的糖尿病足患者至少300~400万。医学界有一个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全世界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并且一半以上的截肢患者3年内需行第2次截肢。被草率截肢或因为误诊误治而最终被迫截肢的患者,在加重一个家庭多项负担的同时,也让糖尿病足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每10个被截肢的患者中,至少有9个是很冤枉的。千万不能等到糖尿病足患者溃烂、坏死到必需截肢的地步,才建议人家去骨科截肢,内科医生一定要在患者出现走路瘸腿,或者出现凉、麻、痛的最初症状时,就建议去看看血管外科。糖尿病足的根本症结在下肢动脉,只要及时疏通了被阻塞的动脉血管,患者就不会发展到被截肢的地步。”这是孟庆义在参与各类会诊时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观点。
新闻推荐
5月11日晚,中国福利彩票“七乐彩”游戏进行了第2012054期摇奖,当期开出的基本号码:2、9、16、18、24、27、28,特别号码:22。本期全国高开5注头奖,单注奖金435829元,幸运的山东彩友再次揽获一注头奖,至此,...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