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绍庆
□本报记者 李绍庆
7月8日,本报刊发了《上学难:千名求学娃被卡门外 吃不饱:盖佳学校只招到39人》一文。报道刊发后,记者在继续采访时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最亟待解决但也最难解决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焦点问题】
外来工子女能否凭居住证就近入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盖世物流园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要上学的适龄儿童少年也越来越多。”盖世集团办公室主任刘志国说。
虽然盖家沟附近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但盖佳学校并不是历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历城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杨德勇说,由于历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比较多,所以,区教育主管部门在华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设立了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一所是宋刘小学,一所是华山中心小学,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可以凭相关证件,到这两个学校去报名。
“什么样的孩子才符合条件?”杨德勇说:“简单地说,就是五证齐全。按照济南市有关文件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携带户籍证明、务工证明、暂住证、居住地证明、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外出接受义务教育的证明(共5个证明),就近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办理相关入学手续。”
在盖世物流园区工作的外来人员很多,经常与他们打交道的刘志国坦言,“外来务工人员要五证齐全,很难。其实济南可以借鉴外地的经验,凭居住证明实行就近入学,只要在学校附近居住、生活,就可以到附近的学校上学。”
【实际情况】 学区内孩子有户籍没房产证的也不少
虽然是周末,盖佳学校的校长周佩东丝毫没闲着。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周佩东仍然不停地为各位家长解释着招生政策,安慰着焦急的家长。
周佩东说,按照历城区教育局的文件,小学阶段招生要按照“户籍与居住地相结合,就近从优,控制择校,积极稳妥”的要求,进行学区无缝隙划分。“盖佳学校往西几百米就是北徐社区,这几天,北徐社区的不少家长也来盖佳学校问,孩子能不能到这里来上学,对这些学生家长只能回绝,因为那里是天桥区,如果允许他们在这里上学,那就属于跨学区上学。对学校而言,就是招收了区外的择校生,这是招生政策所严格禁止的。”
在接受今年的新生报名时,周佩东发现,在实际报名过程中,还出现了新的情况:有的符合条件的孩子,有户籍,却没有房产证明。在盖佳花园居住的张甲兰说:“我在这里买了房子,但房产证至今还没办下来。”周佩东表示,“由于盖佳花园属于旧村改造房,很多住户的房产证还在办理过程中,如果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这些住户的子女很可能也会因为没有住房证明而入不了学。”
【部门说法】 要在一个大体系内研究具体方案
这些游离在政策之外的孩子怎么办?杨德勇告诉记者,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正在研究政策。小学招生是分阶段进行的。信息齐全的适龄孩子是法定接收的,将是第一批报名的一年级新生。此外,还有的孩子是有住房、没户口的,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会先受理登记。
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怎么解决?这样的孩子数量很大,目前在学校招生范围和招生政策外,他们急于上学。周佩东也很焦急,“按目前的政策,超出政策范围的孩子是不能接收的,否则就是违规。”“招生政策是要严格执行的。”杨德勇坦言,“但并不是把口子全部扎死了。”今年历城全区的招生是一个体系,不可能为一部分人制定一个特殊的政策出来,要在全部的学区内,根据学校的容量,结合适龄孩子的具体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将诸多条件综合起来,再研究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
据悉,按照济南市有关政策规定,学校在服务区域内招生任务完成后确有空余学位的,可用于招收服务区域外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规范学校招收服务区域以外学生的办法,严格招生程序,向社会公布具有空余学位学校的名单和空余学位的数量,接受有择校需求的学生报名,报名人数多于空余学位时,要在公证机关的公证下通过随机的方式确定择校学生,做到公开透明。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招收择校学生过程的监管和调控,禁止学校擅自招收服务范围以外的学生,禁止学校超规模、超班额招生。
新闻推荐
180人竞争34个职位 面试试题由外地命制21名面试考官都不是“济南人”
7月8日上午,考生们参加领导能力测试,进行“人机对话”。记者范俐鑫 摄□本报记者 范俐鑫7月6日至8日,180名考生参加了在市委党校举行的济南市2012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面试及领导能力测试,竞争...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