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负责全市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四品一械”五项监管职能的工作部门,日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监管为民,求实创新,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牢牢抓住市场整治、技术支撑、风险防控三个关键点,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积极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发展。1至7月,全市立案查处“四品一械”违法案件126起,案值超过50万元。一批难度大、矛盾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稳中向好,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餐饮食品安全整治:全面铺开
背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011年开始承担餐饮食品监管职能。全市现有各类餐饮单位6350家,80%以上的餐饮单位是中小型餐饮,多、小、散、乱并存,经营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困难群体,监管难度大。
看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治,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全面整治餐饮食品安全。
突出抓好“创城”小餐饮整治。该局领导班子成员亲自督导,全员靠上,把市区4612家餐饮单位划分为20个网格,任务到组、包店到人,进行地毯式检查,逐一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上门指导,督促规范经营。8月中旬前完成了对市区所有餐饮单位的拉网式检查,对无证的1848家小餐饮店实行了备案管理。
全面实施餐饮量化分级管理。5月1日开始,该局对持证餐饮单位进行量化等级评定,根据每次检查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就餐是否放心一目了然,引导顾客寻找笑脸用餐,开展社会监督,促进企业自律。整个量化分级工作计划于2013年底前全部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已于6月30日前顺利结束,全市512家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全部完成了量化分级评定。年底前完成大型以上餐馆、供餐人数500人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连锁企业的量化分级评定。
该局还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在行动,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重点整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成分、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和以公益讲座、免费体检、会展销售等形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目前,已检查企业310家,登记备案109家,督促整改66家,查获假冒保健食品案件3起,涉及金额超过7万元。
图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情况。
(本报通讯员 苏兆春 摄)
药械市场整治质量:有效提高
背景:药品是特殊商品,直接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今年发生的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药品质量问题仍然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看点:3月份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市开展了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利用4个月的时间,对生产流通领域8类重点企业、12种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处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为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该局将监管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区县局、每个直属单位、每个机关科室。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监管、严格检查、严厉处罚,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六个一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3月2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日照市某药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标识为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的外观包装与该企业其他同类产品不一致,经协查确认为假药。经查,临沂无业人员赵某以济南某正规医药公司名义与该药店签订了药品购销合同,自行从临沂医药市场药贩手中购进了上述假药,涉案标值1.2万余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对药店进行了处罚,赵某因涉嫌销售假药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5月29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公安人员配合下,对市区正阳路附近李某、张某的药品经营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阿奇霉素等大量药品。经查,李某、张某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伪造日照市某正规医药公司公章、票据,自行采购、销售药品4万余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没收了李某、张某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对其进行了严厉处罚。
6月13日,接群众举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日照市某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医疗机构正在使用标识“祖传秘方”、“专利药品”等未经批准生产的药品。经查,该医疗机构与姜某签订了科室承包协议,姜某从网上自行采购了上述药品给患者使用,假药货值达3万余元。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该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罚,姜某因涉嫌销售假药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截止6月30日,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到100%,累计立案67起,警告、责令整改111起。移送公安机关2起,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2人,查办案件数量、质量居于全省前列。
在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查处过程中,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查处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好评。
在医疗器械方面,组织开展了装饰性隐形平光眼镜(俗称“美瞳”)整治,目前已经完成企业自查和市场摸底。
技术支撑能力建设:重点突破
背景:监管工作没有强力的技术支撑就没有发言权。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只有市药检所一家检验检测机构,受实验室面积、技术条件所限,有些药品全检项目至今不能开展,更无法进行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与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和其他地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与监管形势很不适应,成为制约“四品一械”监管工作的瓶颈。
看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把市药检所搬迁改造作为提升支撑能力的关键点,实验室建设瞄准省内一流,争取尽快改变检验检测能力不足、检验检测数据不够精准、对技术手段的运用不够到位等问题,为监管工作赢得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目前市药检所已完成选址工作。该局专门到临沂、淄博等地学习了实验室建设经验,改造搬迁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突出重点品种,加大对基本药物、高风险食品、食品原料、餐饮具、减肥降脂类保健食品、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抽验力度。上半年,全市抽验餐饮食品35批次,保化品28批次。开展药品日常监督抽验324批次,完成评价性抽验244批次,全市药品合格率达到97.13%。抽验针对性、靶向性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潜在隐患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药械安全性监测网络,不断优化报告单位结构和报告数量比例结构,以基本药物、高风险药品、高风险医疗器械为重点,积极开展分析评价方法研究,提高药械安全性监测能力。截止7月底,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635例、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02例,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认定均达到B级以上,报表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进一步改进药械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食品医药经济发展:靠上帮扶
背景:医药产业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身其中,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日照市的食品医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还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低、小、散的发展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观,许多地产优质中药材资源还没有有效开发,知名的食品医药企业还很少。
看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监管与发展同步,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充分发挥政策、信息、技术、职能优势,全力促进食品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在审批上进一步提速提效,零售药店审批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工作日,餐饮审批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总体审批时限在上年基础上压缩了22%。1-7月,全市累计受理许可1200余件,群众满意率一直高位运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窗口多次被评为“优质服务红旗窗口”。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专人靠上,对凌云海糖业药用辅料级蔗糖项目、贝诺斯公司和振富公司器械产品注册项目、市中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等项目进行全程指导帮扶。邀请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大专院校专家为天一生物、沪鸽齿科、洁晶药业等企业提供现场指导、技术咨询10余次。目前,全市药品经营企业集中度达到3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硫酸软骨素等医药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图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与公安人员联合开展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检查。
(本报通讯员 郑成忠 摄)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实施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农村、进商场“五进”工程。图为该局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讲解假药鉴别知识。
(本报通讯员 王燕 摄)
当前重点举措
■继续强化“创城”小餐饮整治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把“创城”小餐饮整治作为当前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好工作,抓好落实。该局领导带队,强化督导检查,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餐饮单位许可证、营业执照、培训证、健康证等证照齐全,没有许可证的,应取得备案证;二是制度健全,上墙公示;三是现场环境整洁卫生,操作规范。在对市区所有餐饮单位拉网式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组织集中整改,抓好巩固提高,防止反弹。
■开展医疗机构药械质量专项整治
在巩固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自7月中旬开始,利用半年时间,对全市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管理、药械进货渠道、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医疗器械使用、特殊药品管理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当前药械使用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整个活动分自查整改、集中整治、总结提高三个阶段。该局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7月13日召开了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目前,自查整改阶段已经结束,正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检查。同时,继续组织开展“美瞳”市场整治,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尽快解决“美瞳”市场混乱局面。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力度
在东港区、岚山区分别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区和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组织各区县在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等5种业态中,选好示范样板,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率先创建示范街,形成点面结合的示范群体。通过典型带动,引领食品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四品一械”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近期邀请省药检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制定市药检所改造搬迁方案,争取年内完成改造搬迁。争取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资金、设备和相关技术支持,努力建成全市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检验和药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带动区县检验检测工作开展。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面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不确定因素增多,发生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增大的实际,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系统建立风险会商制度。市局每两个月一次,区县局每月一次风险会商,努力把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会前深入排查,会上准确研判,会后彻底整改,下次会议反馈,实现惩防并举,预防为先,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监管效能。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坚持食品药品安全和干部队伍安全“两个安全”一齐抓。继续实施执法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邀请专家开办讲座、组织机关科室轮流讲课、外出考察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坚持从严治局,组织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对负责行政审批、检查验收、检验检测、稽查办案以及具有人、财、物管理职能的岗位实施“一对一监督”。畅通12331投诉举报热线,24小时值守,做到有报必接,有报必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新闻推荐
创意,为文化插上飞翔的翅膀 ——— 感受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本报记者 刘江雪第四届山东文博会于8月30日至9月2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四天时间内,17地市及各文化企业以“创意、融合、发展”为主题,将历久弥香的城市文化和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以千...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