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为静
无论是2007年济南7.18特大暴雨、2008年的汶川5.12大地震、2011年日本3.12“8.8”级地震,还是刚刚发生的北京市7.21特大暴雨,都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炼狱生成。大自然在无情摧毁了人类的家园,夺走一条条鲜活生命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时刻可能遭遇的主题:灾难。
灾难是不可避免的,灾情却可减免。人类无法抗拒大自然强大的力量,当重大灾难应发生时,应急救援体系否完善、有效决定了救援的质量,决定了人民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也成为避免悲剧发生的一道安全墙。
然而如何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日照市应急救援体系?
纵观国际社会,政府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协调机构、专业化的紧急救援队伍、精良的应急救援装备、完善的应急预案等,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共安全救援体系的基本运作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紧急救援机制在减少和控制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持国家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已于2012年5月31日经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这对日照市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应急组织管理是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加强公众防灾避灾文化建设,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广泛宣传灾害事故的防范和应对常识,开展逃生训练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日照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宣传防灾避灾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设立“防灾日”“防灾训练周”等。在此期间,通过组织综合防灾演练、图片展览、媒体宣传、标语、讲演会、模拟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应急宣传普及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加防灾训练,掌握正确的防灾避灾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组建应急队伍,备齐应急设施。要防灾还要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应急队伍。兼职队伍由公民自愿参加,政府审查后,定期组织他们接受培训,发给资质证,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装备。他们平时工作,急时应急,属于应急救援自愿者。各企业也要成立应急队伍,保护企业的自身安全,紧急情况下,也要接受政府的调遣。要备齐应急设施。充分利用中小学牢固的体育馆、教室和空旷的操场、公园等,建设众多的应急避难场所,并在街道旁设置统一、易识别的“避难场所指示标志”,便于指引公众迅速、准确的撤退避难。准备的应急物资要种类多、数量足、质量高。
提高应急通讯系统和预测预警能力。预测预警预报能力则是要进一步开发研究更先进的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系统,实时跟踪、监测天气、地质、海洋、交通等变化,分析重大灾害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研究制定预防灾害的计划,定期组织专家及有关人员对灾难形势进行分析,向政府提供防灾减灾建议。只有建立起反应灵敏的应急救援信息网络,才能真正使上下指挥关系顺畅。
作者单位: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日照国贸有限公司
“水利杯”应急管理有奖征文
投稿邮箱:
rzyjzw@163.com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程中胜)近日,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山东大众艺术节暨话说齐鲁·民间故事大赛”中,由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参赛,莒州文街暨双乐协会充满地方特色的快板故事《打电话》和说唱故事...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