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东仲轩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最大公平,让城乡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东港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把教育当做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社会事业,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突破”,该区把教育作为建设“幸福东港”最基础、最关键的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奏响了兴教富民强区的新乐章,为构建和谐东港、推动东港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活力。
新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多年来,在日照城区形成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层次多元格局,城区学校存在着市属、区属、街道所属和村办等多种体制,各级投入和体制的差别,使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
为彻底改变城区中小学校舍整体落后、大班额现象严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东港区委、区政府从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入手,将原属三个街道管理的日照第三实验中学、城西中学、城北中学、天津路中学、秦楼街道中心初中、文登路小学收归区直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管理层次,促进了城区义务教育体制均衡。将日照二中划归日照实验高中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
为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东港区创新思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施市、区学校联合办学、合作共建。18处市、区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师资统一调配、教学资源共享,明确了教学、管理等方面“五统一”的要求。联合办学的举措,初步解决了城区学校发展不均衡、学生择校等问题,推进了该区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实现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该区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的实施意见》,城区13处学校结对帮扶三庄镇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学校互动、干部互派、教师交流、学生联谊、硬件支持等五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城区、城乡教育合作交流机制的不断深化,全区逐步形成了“以强带弱、城乡结合、市区一体、资源共享”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新校园:最美丽最安全最放心
新市区北部,一座簇新的学校正在拔地而起。清新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里就是东港区合并秦楼街道中心初中、中心小学,新建的东港实验学校。
新校规划占地面积190亩,建设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8亿元。工程今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启动四个建设项目,教学楼装修已基本完成、实验楼和综合楼正在进行装修、体育馆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小学教学楼、学生公寓和学生餐厅近期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6月全部竣工。建成后,可容纳初中、小学各36个教学班、4300名学生,将为秦楼街道片区居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
东港实验学校建设是东港区大规模校建改造的一个写照。近几年,东港区先后投入资金3.25亿元,实施了46所学校的62个建设、改造项目,拆除危旧校舍5.3万平方米,加固、新建校舍16.6万平方米,扩建7.8万平方米。
北京路中学、机电工程学校、济南路小学、凤凰小学、泰安路小学等一批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南湖中心初中、中心幼儿园、陈疃东辰小学、三庄上卜落崮小学、西湖二小等农村学校改造后焕然一新,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
2012年,东港区将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城乡幼儿园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力推进实施,计划新建、加固、改造校舍10.6万平方米,新建7处镇街道中心幼儿园、18处村居(社区)幼儿园。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8480万元,拆除危旧校舍7600平方米、新建校舍7.85万平方米。南湖中心幼儿园、机电工程学校综合楼已经交付使用,新建陈疃、三庄中心小学、后村镇、陈疃镇中心幼儿园等即将交付使用。投资1100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211”工程项目47个,保证农村孩子在学校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用上暖气,厕所也建成了“水冲式”。实施教学仪器和图书配备更新工程、音体美器材配备工程以及课桌凳更新工程等,去年以来投入1800多万元为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教学仪器、体育卫生器材和图书。投资2832万元,实现了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多媒体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都建成了微机室,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创建省、市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44处、规范化学校39处。
在东港,农村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城乡教育发展日趋均衡,农村的孩子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教育正在成为现实。
新教师:为农村教育补充新鲜血液
今年暑期后,又有93名优秀大学生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加入到东港区教师队伍的行列。
针对教师队伍年龄相对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东港区建立起了教师补充机制,政府每年专门列出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
东港区连续6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近500名小学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教育第一线,给农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学科结构,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新教师给农村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几年下来,许多新教师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成为学科带头人。
从去年起,东港区组织城区教师招考,从乡镇学校选聘62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给农村优秀教师发展机会,缓解了城区学校师资紧缺的局面。
逐年招考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选聘部分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东港区逐步建立了正常的教师流动机制。
新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
今年9月,刘为利担任天津路中学校长,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学,主动任教生物课、包两个教研组,这让老师们感到惊讶和感动。“我是省教学能手,不教课太浪费了!”刘为利这样说。他是通过东港区公开答辩,竞争上岗的15名教育干部之一。
“选择一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头雁”,近年来,东港区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加大“名校长”培养力度,营造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活力的教育干部管理机制。今年,东港区对新划归区直管理的5处初中和1处小学,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聘校长、副校长,这在全市是第一次。经过公开宣讲答辩,15名优秀教育干部走上了新调整学校的领导岗位。
推行教育干部竞争上岗机制,东港区各学校教育干部实行全员出岗、竞争上岗。东港区还组织了实验高中副校长竞争上岗、中层干部正职推荐聘任,对全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育干部,进行考核、考察、调整,教育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培养
在三庄镇竖旗小学,20多名教师成为首批留守儿童“代管妈妈”,他们课余时间到代管儿童家中家访,弥补留守儿童、孤儿或单亲家庭孩子所缺少的亲情与温暖。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培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港区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认知规律,比学生家长更会爱学生、更会教育学生,比家长爱孩子更科学、更理智、更全面,做家长不能做、不会做、做不好的工作,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全心全意爱学生、诚心诚意包容学生、真心实意尊重学生、真情善意严格管理学生。
全区教育系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集中教育活动,选拔全区30多名优秀教师组成巡回报告团,全区5500多名教师现场听取了报告,引起很大反响,也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今年,东港区教育系统实施“师德提升工程”,开展“六大提升行动”(学习对照提升、师生互动提升、开门评议提升、同伴互助提升、标兵引领提升、承诺践诺提升),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今年7月,中央教科院优质课观摩评议会上,日照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姚长梅执教的《伯牙绝弦》,荣获“全国优质观摩评议课一等奖”。这是东港区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课题研究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东港实施了“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构筑“三大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平台、城区义务教育教研平台、城乡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600余人次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活动,40名骨干教师入围省、市级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目前,全区教师学历达标率幼师达95%,小学达100%,初中达96%,高中达88%,45岁以下教师96%以上已达到计算机应用初级水平,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明显提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今年以来,东港区积极推进教育科研,10个“十二五”省级课题、39个市级课题开题研究。有关专家认为:东港区的课题研究已经具有了省内一流水平。
让每一名学生脱颖而出
——— 今年6月份,一个消息迅速传遍港城:日照实验高中毕业生乔璇以673分的原始成绩成绩高居全省文科第一名。这不由得让人对东港区的教育质量刮目相看。
——— 不止考高分,今年全市中学生春季运动会上,东港代表队获县区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北京路中学获全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机电工程学校被表彰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传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为幸福东港添彩”,在东港各级各类学校,学雷锋志愿活动已成常态。全区举办运动会、文艺展演、家庭教育报告会,开展少儿艺术节、少儿书画大赛,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 在今年的职业学校技能节暨供需见面会上,日照机电工程学校500多名学生被100多家用人单位抢聘一空。近几年,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投入2300多万元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建立了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焊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等30余个全市一流的实习实训室。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确定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学生安置就业率达95%以上。
———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掉队,目前,东港区学生资助范围覆盖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大学各个学段。今年以来,已发放各类助学金4087人次、293.58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192人次、682万元。东港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99%以上。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东港教育背负全区人民的重托,张开理想之翼,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开拓……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11月19日电(记者魏圣曜)记者从山东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会上了解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全线通水的工期提早至2013年三季度。截至10月底,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山东段已有39个设计单...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