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学杰在医院细胞采集室前本报记者 刘文 通讯员 刘爱美
明亮的眼睛,温暖的笑容,黝黑的肤色,高大帅气,可爱阳光……这是乔学杰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31岁的他,是市直机关工委的一名普通公务员。2013年1月22日,乔学杰在山东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给上海的一名患者带去一份生的希望。他的义举被一系列的数字定格:他成为了我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济南市第九例(济南市首例公务员捐献者)、山东省第243例、全国第3268例。
乔学杰成为“新年第一捐”
30日早上,当记者一早赶到乔学杰办公室时,他正伏案忙着处理手头的工作。“不好意思啊,这几天手头工作有点多,您稍等我会,马上就好。”乔学杰耐心地解释说。看到眼前这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很难想象他竟然是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刚出院的人。“我一直都觉得,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所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的事。”当被问及怎么想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乔学杰毫不犹豫地说。
“上学时我就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作为一名党员,用我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去帮助别人重获生命与健康,这是我应该做的。”乔学杰如是说。据乔学杰的同事介绍,去年5月份,市红十字会发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后,乔学杰是第一个填写捐献志愿书的人。经过血样采集后,乔学杰最终与上海一名患者配型成功。2013年1月18日至21日连续4天,乔学杰每天2次去医院注射动员剂,1月22日在山东省立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成为了我市“新年第一捐”。
“采集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伤害”
得知乔学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后,他的亲朋好友和同事纷纷向他致敬。当记者好奇地问:“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什么感觉?”时乔学杰幽默地说:“其实也没什么,时间长点只觉得手麻。医生还开玩笑说我挺神奇,能很好的控制机器平稳的采集。”乔学杰告诉记者,在采集的整个过程中,他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生怕自己稍微不注意就影响造血干细胞采集。尽管双手麻木,但是他还是咬紧牙关。“我得坚持住,给对方一个新的希望。”
“你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害吗?”“你看我这不是身体好好的嘛。”听到记者的疑问,乔学杰趁起身倒水向记者证明,“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和献血的过程一样简单,不是‘钻骨抽髓\’,是在肘静脉处采集,既没有痛苦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更不会减弱捐献者的免疫和造血功能。体检中我的各项指标都是符合标准的,但可能是躺得时间过长,有时候会感觉身体有些酸。”乔学杰幽默地说。
乔学杰:“希望更多的人参与”
乔学杰告诉记者,当采血针扎进他的血管,红红的血液流入注射器时,一股莫名的暖流洋溢在他的全身,是高兴?是自豪?是幸福?他不能很确定的描绘,但是他脑海中却有个清楚的愿望,十分强烈:必须配型成功。“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缺少爱心,只是缺少对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的了解,大部分人有太多的畏惧,导致很多人淡漠了那份应有的关爱。”乔学杰解释说。
“或许你的一分爱心能为一个濒危的生命燃起希望之火,甚至可能为一个家庭带来光明。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乔学杰建议说,“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我的生活、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快乐。假如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在那位患者体内存活下来,那么在遥远的地方,有个人血管里淌着和我一样的血,和我一样健康的活着,想想就令人激动、兴奋。”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