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白鹏飞)
阳春
三月,乍暖还
寒,气温反反复
复,各种春季多发病接
踵而至,春季是心肌梗死、中
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皮肤过敏等患者有所增加,而这些都是春天较为典型和多发的疾病。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人们要做好春季保健预防工作,让自己
在新的一年有一个健
康的开始。
春季出行老年人要防病
人们春季有着锻炼、踏青的习惯,在出行的人群中,常常可以见到老年人的身影。老年人在出行锻炼、踏青游玩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老年人容易遭受风寒侵袭,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否则易引起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况且春季是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老年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加重病情或诱发心梗、中风,尤其要注意控制情绪,运动强度不要过大,节奏不宜过快,并随身携带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治疗。
另外,老年人在踏青的同时还要注意防风保健并避免发生意外伤害,需根据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结伴出行。出行时宜穿后跟在2厘米左右、有一定弹性的鞋。因为老年人脚的肌肉与韧带都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导致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大大下降,同时椎间盘等弹性软垫的作用也逐渐减退,容易引起头痛。再者,无跟的鞋定向转动性最大,稳定性最差,容易引起脚的各种损伤和劳损。
据美联社报道,香港眼科专家认为放风筝有益于“养眼”,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老年人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并要根据自身状况,调节放风筝的时间,运动前还应充分活动颈部,不能保持同一个姿势时间太久。如有椎动脉供血不足者,应尽量避免突然转头,防止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放风筝时还要注意风向与太阳的关系,避免阳光直射造成眼睛伤害。
麻疹的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病人口、鼻、咽及眼部黏膜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病毒可通过讲话、咳嗽、打喷嚏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膜侵入易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可通过手污染而传播。
麻疹的早期表现和普通感冒相似,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打喷嚏、咳嗽,伴有高烧或眼结膜炎等,有的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科氏斑)。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和普通的药疹差不多,但不痒,一般是从耳后发际或面部开始,慢慢向下扩展,2至3天后扩展到全身,恢复期可出现糠屑样蜕皮。麻疹的传染性极强,过去没有麻疹疫苗预防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得过麻疹,随着疫苗在人群中有计划进行接种,目前麻疹主要在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中发病,以6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但近年来15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麻疹发病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是在外来务工人群聚集的厂矿或企业时有麻疹爆发流行发生。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或含麻疹的联合疫苗。目前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初次接种年龄在8月龄,1.5至2岁时复种一次,山东省还要求6岁时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2岁前未完成2针免疫或7岁前未完成3针免疫者,应积极到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或含麻疹的联合疫苗,以获得保护性抗体,预防麻疹发病。除此之外,平常应做好个人卫生,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如果知道周围有人得了麻疹,应做好隔离,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同时若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应到有关单位进行应急接种,以防被传染。万一发生麻疹,也不可怕,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
天气转暖 需提防手足口病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近期手足口病病例有增多趋势,儿童家长和托幼机构需加强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和小学生发病为主。全年均有发生,5至7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记住15字口诀“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间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消毒方法的选择
消毒,有很多学问,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方法。
(一)病原体的种类
不同传染病病原体各有特点,对不同消毒方法的耐受性不同。如细菌芽胞对各种消毒措施的耐受力最强,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其他如结核杆菌对热力消毒敏感,而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真菌孢子对紫外线抵抗力很强,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杀灭。
(二)消毒对象的性质
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对油漆光滑的墙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拭为宜。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毒。环氧乙烷薰蒸,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粪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消毒柜物处理,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高压蒸气杀菌效果虽好,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环氧乙烷薰蒸赛珞璐制品,高浓度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浸泡绵织品,来苏液多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造成损坏。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的消毒液处理。
(三)消毒场所的特点
消毒应考虑当地条件,在室内消毒时,密闭性好的房屋,可用薰蒸消毒,密闭性差者应用消毒液擦试或喷洒。通风良好的房屋,可用通风换气法消毒,通风换气不良,污染空气长期贮留处应当用药物薰蒸和喷洒。人口稠密地区不可用刺激性强气体消毒。接近火源不宜用环氧乙烷等易燃物消毒。
(四)卫生防疫方面的要求
不同条件下传播机会不同,在防疫方面要求不同。传染病流行时,发病严重的疫区,应集中应用效力好的药物与器械。发病少的外围地区,可采用简易消毒方法。传染病院或病房,患者集中,污染严重,消毒量大,应采用固定设备和高效措施,病家消毒属于临床措施,工作量小,可采用简易措施及方法。饮水应在净化基础上煮沸,生活用水净化后加氯消毒即可。(本报通讯员黄爱红 张学化成洪旗王美花记者杨晨白鹏飞)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9日讯(记者 陈炜敏)为迎接第18个“世界读书日”和即将在济南市举办的十艺节,济南市图书馆将于近期举办2013年济南市读书朗诵大赛暨第八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济南选拔赛。此次大赛以“相...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