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社会责任,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并不陌生。然而新时期下,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坚持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主席台上专家一席话,引发现场200多位新闻从业人员陷入沉思……28日,是市委宣传部对全市新闻采编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天,来自济南市不同新闻战线的记者编辑们纷纷表示,两天的培训让他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认识国情社情,努力吃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举办新闻采编人员培训班,是提高新闻采编人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需要。此次培训班授课围绕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开,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状况,教育新闻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自觉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班涵盖全市所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全部编辑、记者、主持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培训现场秩序井然。为便于管理,培训班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将人员分4批接受培训,每位接受培训的人员桌前都设立姓名牌,每堂课前有专门人员负责记录考勤。此外,为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每批培训班结业还进行考试,试卷由新闻院校教授出题。
去年8月,李欢大学毕业后来到舜网工作,现为网页编辑。此次培训她感受最深的是,“对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不确定问题,找到了答案,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引进了很多新鲜‘血液\’,年轻工作者有朝气、有文化,但新闻事业需要一定的‘门槛\’。”对于这次培训的意义,《济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持人惠铭生则认为,通过培训可以让年轻新闻工作者“快速掌握新闻规律,学习报道技巧,帮助他们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省政协副主席何荣德对此次培训班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此次培训班有三个特点:一是快,在全国、全省刚下发了对新闻战线进行培训的通知后,济南便率先行动起来;二是全,培训班人员涵盖了全市所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全部编辑、记者、主持人;三是主线分明,课程设置联系实际,理论实践结合,效果十分突出。”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作者:张刚摄公交车躲避行人时,撞倒了路边的一棵大树。 记者张刚 摄时报5月29日讯 (记者刘景丰)29日8:10左右,一辆102路公交车行至和平路与燕子山小区西路交叉口西侧突然急转弯,一中年女子被撞...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