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仍然是活跃在东营文艺界的一支主力军。
(记者 刘剑 摄影)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华灯初上,一群着装炫丽甚至有些哈韩的人开始在广场上起舞,她们舞姿动感、欢快、华丽,身边的人很容易便被这种气场吸引。若走近了,才看到这并非是一群年轻人,她们平均年龄50多岁,可她们身上却不乏活力与魅力。她们便是炫舞辣妈舞蹈表演者。
炫舞辣妈、天桥合唱团、常乐业余艺术团……提起这几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像这三个组织一样,越来越多的草根老年文体组织活跃于东营夜空下,他们或歌唱、或舞蹈、或传承吕剧,带动着更多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妨来了解一下:
自娱自乐
老年人自发组成多个文体组织
7月24日晚,经过济南路广利河大桥时,桥下的歌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个自发组成的老年合唱团正在表演,周围的观众则是傍晚出来遛弯的居民,尽管天气炎热,蚊虫较多,可这些老年人仍沉浸在自己的歌唱世界,附近的人也仿佛被感染,形成了一个“草根大舞台”,留住了很多人的脚步。
作为群声合唱团的发起人,王开平正在一边协调,很快乐器的声音和着歌唱响了起来,“有这么几个志趣相投的人凑在一起,说说唱唱,既丰富了自己的退休文化生活,也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不是吗?”
确实如此,像这样一群老年人一样,记者还曾采访过一个路灯下的“夕阳红”团体。四位老人正拉着二胡、一位老人抱着手风琴演奏,一位老人吹着横笛,还有一位老人的身边放着二胡,正站在路边动情地唱着《母亲》;旁边的市民有的给打着节奏,有的则跟着哼唱,还有的什么也没做,只是闭着眼睛享受地倾听着,整个画面看上去愉悦欢欣。在路边的灯光下,还有几位老人拿着乐谱正在翻看,还不时哼唱一些经典歌曲的调子,乐谱的封面上一本叫《我爱老歌》、一本叫《爱国主义歌曲精选》。这几位老人自发组成了这样一个草根性的演奏团,在路灯下绽放,让人佩服。
还有多次受到本报关注和采访的常乐艺术团,从最初的健美操,发展到中老年迪斯科舞、交谊舞、腰鼓、健身操、秧歌、扇子舞、中老年时装表演等多种形式,甚至还参加过各种比赛和表演活动,愈来愈精彩。
部门推动助老年人“体面养老”
在老年人自娱自乐、享受休闲娱乐文化生活之时,东营市相关部门也通过政策、搭建平台等,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近日,市老龄办公布了部分推动老年文化发展的情况:
除了将老年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规划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外,还进行了阵地建设,如“2009年建成了5100平方米的市老年活动中心,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年均接待老年人活动约2万人次;开展了“银龄之家”创建,打造了100家市级规范化老年活动室;目前全市老年活动中心(站、室)达到2335处,门球场1394个,地掷球场10个。
当然,相关部门也为老年人展现文艺风采提供了平台,如启动东营市老年文艺大赛,积极筹备参加山东省银龄风采大赛、老龄主题摄影比赛、书画比赛等省级老年文化类赛事活动。当然,老龄办还动员部分优秀老年文体社团举办了专场演出等,值得一赞。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向更多老人传递健康快乐“正能量”
采访路灯下的合唱团体时,这些可爱的老人们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娱乐一下,既开心又可以一展歌喉。”而他们所做的那首“夜幕华灯照路旁,笛弦琴声歌声扬,改革开放政策好,幸福生活万年长”展现了老人们对生活的感恩,更是向更多人传递了健康快乐的正能量。
“如今,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活跃在各个公共广场,向更多的人传递着文体的魅力。”市民王先生认为,而在这些人中,更多的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他们并不服输,涉及愈来愈多的文体娱乐项目,并做得非常好,让人佩服。希望更多的老人能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并传播开来。”
截至2012年底,东营市老年人已达32.63万;据预测,2015年和2020年,东营市老年人口比例将分别达到19.3%、23.24%;到2050年,将出现“三人行,必有一老”的现象。此外,市政协委员沈彦明曾提供一组数据:东营市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数量达到了15.2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8.4%;其中,空巢老人家庭为9.17万,占老年人家庭的65.2%。这更需要更多的老年人融入到文化生活中去,丰富老年休闲生活,传播“正能量”。当然,也期待更多人能为老年人老有所乐提供更丰富的平台,共同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 (记者 赵尔靖)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读者向本报热线反映东三路都市中心楼内的两部电梯经常出现故障,而且并未见电梯内安检合格标志。对此,市质监局已进行调查,责令使用单位进行整改。“我们这的电梯总是出故障,前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