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消失的民办学校15年岛城消失20多所市内三区还有22所优质的只占了2成

来源:城市信报 2013-08-16 12:53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坊间传出青岛育贤中学初中部仅成立一年,便将以700万元转让,消息传出后仍无下家接手。无独有偶,几个月前,位于城阳区的民办学校美欧中学也传出过要转让的消息。记者了解到,育贤中学初中部去年仅招了3名学生,民办学校生存堪忧。而从1999年至今,15年的时间内,青岛市消失的民办中小学有二十多所。硬件配置、内部管理混乱、师资不稳定、高学费等,成了民办学校消失最主要的原因。目前青岛市内三区还有22所民办学校,优质的仅占2成。

1 现状

15年间消失二十多所民办中小学

“听说育贤中学刚刚接手一年多的初中部快坚持不下去,要转让了。”近日,坊间传闻青岛育贤中学将要转让。记者了解到,民办高中育贤中学是青岛十五中分校,1995年建立。但近几年招生情况并不乐观,每年计划招收三个普通班,但招生情况不那么理想,今年的高三毕业生不到百人。2011年秋季,原来的民办初中青岛育文中学转让给了育贤中学,成立了育贤中学初中部,招生情况仍然不理想,该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初中部去年招了3个学生,学费一万块钱一年。”

青岛市一位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育贤中学办校很奇怪,在办校之初,育贤中学是既有初中部,又有高中部的,但后期初中部因为招不到生源,初中部停办了,仅靠高中部的几个班级支撑,现在又接手了育文中学,重新成立了初中部,现在看来还是成不了。”

无独有偶,几个月前,位于城阳区的民办学校美欧中学也曾传出过要转让的消息。民办学校的生存现状堪忧。记者调查了解到,青岛市的民办学校兴建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而从1999年至今,15年的时间内,青岛市消失的民办中小学有二十多所。其中包括青岛南洋学校、私立青岛滨海中学、育文中学、国际米兰青岛海达足球学校、青岛飞洋中学、青岛宏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青岛华侨职业学校、青岛海利丰学校、青岛九州美术学校、青岛东方中学、青岛华奥学校、青岛新育英学校、青岛国基中学、青岛创新学校、青岛新兴中学、青岛恒星中学、青岛东方武校、青岛北大附中、青岛多伦多中英文学校、青岛飞洋中学、青岛外事长城等民办中小学。

这些消失的民办学校中,青岛南洋学校、私立青岛滨海中学、青岛育文中学都曾经名噪一时,火爆到报名都难以进入。这些学校消失的原因,多是因为硬件配置不足、内部管理混乱、师资不稳定、高学费等。而在民办学校消失的同时,近几年青岛市鲜有新的民办学校出现,仅黄岛区的山师附小将在明年正式使用,这打破了黄岛区没有民办小学的僵局。

市内三区还有22所民办学校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内三区还有22所民办学校。其中有近几年招生火爆的新世纪小学、青大附中、超银中学和格兰德中学等,也有近几年渐渐衰落的青岛大路小学、育贤中学等。“优质的民办学校顶多占2成。”

今年一月份,曾有政协委员提议,在适当的时候,逐渐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认为民办学校的教学方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大附中校长王国利和超银中学校长张旗。

青大附中校长王国利认为,“取消民办学校”这个问题和国家政策相悖。“首先,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从政策中是可以看到的。”王国利告诉记者,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最近工作思路对民办教育都是鼓励的。“以前都说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补充,而现在国家提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都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公益性事业。”

超银中学的校长张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法律是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的。“我们国家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细则,民办教育的发展是有法律保障的。民办学校的存在不仅能给家长更多的选择,也能促进岛城教育的良性发展。如果说取消民办学校,那就等于说是取消了私营企业,而实际上民营和公办是共同竞争并存的,我们民办学校不花国家的钱,还能扩大老师的就业面,还能教育出优秀的人才,为何要取消?”

但是,张旗校长坦言,民办学校要办好并不容易。“这些年教育部门对民办学校确实是支持的,比如说减免了杂费、取消了教科书的收费、取消了学生的体检费等等,但是分析之前民办学校消失的原因,资金、硬件仍然是主因。”

在民办中小学逐渐优胜劣汰的同时,近几年鲜有新建的民办中小学。仅黄岛区今年引进了山师附小,目前还没有开始招生。今年3月份,青岛统业集团和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在黄岛区开办第一所民办小学。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青岛志贤合作学校。青岛统业集团将在青岛志贤中学原校舍的基础上对硬件进行高标准改造,配备教室、图书馆、风雨操场等硬件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派出管理团队对学校进行管理,选送优秀骨干教师到学校任教。按照计划,学校将于今年暑期之后正式对外招生,前期将设置小学6个年级共计24个教学班,后期发展至总额36个教学班。

黄岛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优质民办教育聚集区,山师附小来到黄岛区以后填补了黄岛区没有民办小学的空白,同时将带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师资力量,满足黄岛区市民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 调查

青岛南洋学校:资金链断裂

青岛开发区金沙滩路699号,金沙滩风景区的对面,是名噪一时的青岛南洋学校旧址。如今,学校里的石碑上刻着的“南洋学校”校名依旧清晰,但早在2011年,这里就已经挂上了“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的牌子。

时间回到青岛南洋学校建校的1999年9月,学校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还有一个韩国班。“学校依山傍海,欧式建筑显得非常高端,各类设施都很齐全,除了普通的教学楼、艺体中心、塑胶操场,我们学校当时还有个小动物园。学校里面还有别墅,如果有家长来看学生,可以直接在别墅里面住下,这个别墅也是学生们约会的地方,里面的装修不错,有卖零食的小店,而且还有小饭店。”曾经在南洋学校教学的刘老师回忆,第一年招生时,南洋学校已经火爆了。

刘老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南洋学校当老师,对于当时的南洋学校模式,刘老师还并不是很清楚,但经历了学校的停办后,刘老师才对南洋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有了真正的认识。“南洋的模式是收取家长们的教育储备金,家长最低可以交18万元的教育储备金,高的有交了35万元的。

孩子在南洋上完三年学后,学校承诺把教育储备金退还,南洋学校挣取的就是这些教育储备金的利息,同时利用揽到的巨额储备金在其他城市迅速扩张,建立新校,招收新生。这样的模式,只要其中一个资金链断裂,所有的链条就会全部断掉。

在青岛南洋学校倒闭前,太原、大连、济南等南洋学校都已经停办,在青岛南洋学校停办前,老师们当时几乎都投奔到了开发区的另一所民办学校,学生也大部分被带到那所学校。”刘老师回忆,当时许多家长到学校索要教育储备金,孩子们没办法上课,转学对学生来说也不是好事,开发区的另一所民办学校当时还不断地到南洋学校挖老师,挖生源……

2005年9月26日,对于还在青岛南洋学校上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黑暗的日子。那时的青岛南洋学校已经无钱购买基本生活食品,600多名在校的中小学生被老师们送回了家,在这之前,有一千多名学生已经提前转走,家长们索要教学储备金无门。2005年10月底,开发区教体局公布青岛南洋学校停办。刘老师称,青岛南洋学校的倒闭主要是源于自身管理体制。

青岛南洋学校的第一届学生玲玲今年7月份刚刚回了一趟学校旧址,曾经的教学楼、宿舍等学校设施仍然还在使用,曾经的南洋石还摆在校园里。不光校名换了,连学校门前的公交车站牌也由“南洋学校”改成了“金沙滩东”。“现在学校基本上可以说是荒废了,学校改为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但是我去的时候,也没看见一个学生,只有一些办公的人。”青岛南洋学校旧照如今变身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

滨海、育文中学:资金不足,频繁搬迁

如果说青岛南洋学校的停办是因为其自身的教育储备金政策,那么当年在青岛市区火爆一时的青岛育文中学、私立青岛滨海中学的停办,原因恐怕更为复杂。

青岛育文中学是1995年由青岛市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由老教协理事会直接领导管理。一所民办学校负责人介绍:“当时育文中学建立以后,在青岛市的招生一度火爆到要通过教育部门电脑派位的方式去招生。但是育文中学没有自己的校舍,资金不是那么充足,教育部门把洮南路小学一部分不用的校舍租给了育文中学。”

“我是育文中学2007级的学生,从育文中学毕业以后,上高中时总被身边的同学问起初中是哪的,说育文中学,大家根本就不知道。2011年暑假期间,育文中学搬到了育贤中学,也改名为育贤中学初中部了。母校就这样没有了,老师们也都失去了联系。”

与育文中学同样招生火爆一时的,是私立青岛滨海中学,学校是1996年创建的全日制初级中学,也是青岛最早创办的民办学校之一。和育文中学相似,私立青岛滨海中学的校舍也是租用的,当时是在广饶路小学内。

“2008年的时候全校只剩下5个班,2009年滨海中学已经没有再收学生了。滨海中学的老师真的很好,以前想进滨海中学都进不去。到了2009年,全校只有1个班了。我在教师节的时候本想回学校看老师,结果就只剩下一个班在上课,感觉特别凄凉。”滨海中学毕业的张强说。

岛城一位民办教育从业者称,对于这两所相对知名的民办学校的倒闭,整个民办教育圈里都是非常惋惜的。“我们也会从这些学校失败中找经验,比如说学校的硬件设施,这两所学校从创办之初,就是租借校舍,尽管教育部门在租借时是以极低的价钱出租,但是国家相继出台了禁止‘校中校\’的规定,让这些学校不得不搬离原租地,这样来回地搬迁,对学校、学生都不是好事。自负盈亏,自主管理,让民办学校不得不往钱上考虑问题,而如果要办教育,一开始就考虑挣钱,那肯定是办不成的。”

3 分析

民办学校的出路在于发展特色

满足了一部分市民需求的民办学校究竟该如何发展?8月15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翟广顺。翟广顺曾多次参与制定青岛市教育发展纲要,其中就涉及发展民办教育。

“我认为政府对于民办教育的支持是非常到位的,但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对于公办学校的投入力度也非常大,比如五所超级高中的建设。再比如新建学校的硬件,很多都是民办学校难以比拟的。”翟广顺认为,民办学校停办的主要原因在于办学动机和家长的信任。

“教育事业是偏向公益性的事业,如果是以靠教育挣大钱为目的而办民办学校,那这样的学校肯定不会长久下去的,因为这样渐渐会失去家长的信任。”

而谈及民办学校的出路,翟广顺认为,民办学校下一步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翟广顺分析,现在从硬件设施上来说,青岛的公办、民办学校设施差距不大,近几年新建的公办学校的硬件甚至比民办学校的还要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民办学校的优势已经消失了。从师资方面看,近几年公办学校招聘的新教师,有不少都是研究生学历、有的甚至是博士学历,整体素质比较高,而民办学校除了招聘一部分有经验的退休的老教师外,招聘的新教师也不都比公办教师强,民办学校给老师的待遇也没有公办教师的好,师资不够稳定,教师流动性大。

“这就相当于大浪淘沙,不能适应的肯定会被慢慢淘汰,而一些办得好的,比如格兰德、青大附中、超银,这些学校都已经是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我认为将来民办学校想要发展得好,不能光有野心想占据教育格局的半边天,因为目前青岛市的情况是公办学校已经可以满足学生入学了。唯有以特色取胜,比如长托、寄宿,用这些公办学校办不到的,有特色的项目来取胜。”

记者 王荣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闻推荐

海上嘉年华摩天轮即将起航本上午十点整海上嘉年华

A 海上嘉年华摩天轮即将起航本月3日上午十点整,海上嘉年华在热烈隆重的气氛中迎来了项目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山东省最大海景摩天轮上轴仪...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消失的民办学校15年岛城消失20多所市内三区还有22所优质的只占了2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