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记者 孙昊 见习记者 任婷婷 实习生 张伟 摄影 记者 梁大磊
尘肺病是世界公认的威
胁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
一。
9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发布了一组数据,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27420例,其中尘肺病24206例,占当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8.28%。2012年,全国各地报告2.4万余例尘肺病新病例。
最早得知尘肺病,是从教师这个职业引发出来的,而随着中国煤炭日益蓬勃的发展,上百万煤矿工他们用眼睛、双手和肺,一同见证了近20年来煤炭行业的春暖和秋凉。老郑就是中国上千万煤矿大军中,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矿工。他还不
到60岁,但却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很多。
他们人生的选择,牵扯着生命。
他们是被命运选择的人。
呼吸之痛
老郑,59岁,手里拿着收音机,斜靠在病床上听着戏曲,他总是会微微闭起双眼,在那一段段韵律与唱腔中,尽是岁月的痕迹。他说他自己曾经是煤矿工人,在2010年10月8日,自己查出了尘肺病。“那时候医生说我是三期,还挺严重的。”话语里夹杂着并不清脆的咳嗽声。
待在这片黑色里生活不容多考虑
季节正逐步走进深秋,季节的过渡虽并不明显,而对于老郑来说,气温下降一点,他都感觉很明显。济南医院职业病科副主任医师谷晓新说,尘肺病病人的气管都处于高敏状态,季节变凉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她说,尘肺病会复发。
老郑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因为尘肺病,他仿佛跟整个世界的空气都隔绝了。“我总是喘不上气来,特别难受。气短,说两句话就要停下来歇一歇。”活生生的人却饱受着呼吸困难的折(,他回忆起那段经历,觉得自己像是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中,生存了十几年。
1991年,那年他36岁,是家里的唯一劳动力,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他说一开始也在别的地方工作过,但是工资都不高。“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也没什么好工作,在工厂一天一两块钱,有时候工头还拖欠着不给,这一家人可要等着钱吃饭啊。”老郑说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这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当同村的人告诉他矿上挣钱多时,他并没有做太多的犹豫,“也想过矿上工作危险,但一家老小就等着我这工资吃饭呢。”在1991年,一个月300元的工资,是一笔很丰厚的收入,对于郑家人来说更是这样。在煤矿工作的这十几年,老郑从来没想过要换工作,因为生活容不得他过多考虑,别无他法,只得义无反顾地待在这黑黑的矿场里。
口罩只是一层纸 他们用生命工作
老郑的工作是在煤矿里打眼,一辆辆运煤的斗车,在他身后呼啸而过。在灼热灯光的投射下,能清晰地看到粉尘状的物体在空气中飘浮着。他一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从矿里出来,脸上、手上都被染成了黑色。“那时候条件差啊,防尘口罩就是一张白色的纸。”这张白纸就是他用来保护自己,防止粉尘侵蚀自己的唯一屏障,但由于条件有限,简陋的防护措施是粉尘与人体之间最后的防线,其效果微乎其微。谷晓新说职业病科室专门去过煤矿现场,宣传和科普有关尘肺病的知识,她说:“平时大家戴口罩,都会连鼻子一起保护上,而我们下矿看到的工人只是用口罩防护住了嘴,这样粉尘还是会进入肺部。”
她手里拿着老郑的肺部的X光片,两个生病的肺部在深色片子上清晰可见,她说,正常人的肺拍出来是一整块黑色的,而像尘肺病的病人就会出现大片的白色。“因为粉尘是白色的,在X光片里会体现出来。”在这张X光片中,老郑肺部健康的区域只剩下5%,而其余的部分被日积月累的毒素层层覆盖着。他的肺功能已经被大面积的破坏,若不是及时的治疗,将会引发心衰竭。“心肺是相连的,肺部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心脏,这很危险。”谷晓新见过很多诸如此类的病人,他们甚至会为此失去生命。
老郑说他有许多工友也得了这样的职业病,他们大多年龄相仿。对他来说,工友就像是战友,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之前胳膊、腿都受过伤,但那时候觉得不住院就不算大事。”说到这里他笑了。
当谈到他同样患有尘肺病的工友,他突然表情凝重了,有几秒钟目光停留在地面。谷晓新说煤矿工人、锅炉工人、电焊工还有面粉厂工人都是职业病的高发人群。告别前老郑跟我们说,他现在已经比刚来住院的时候强多了,“等过两天风不大了,我也下楼去晒晒太阳。”
用爱解病痛
在济南医院职业病科,有很多像老郑一样饱受尘肺病折(的患者,谷晓新说:“我们医院的尘肺病人有煤矿工、电焊工、锅炉工、石头开采工或者长期在面粉场工作的人,虽然行业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长期工作在充满粉尘的环境中。”这些收入相对较高的职业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但最终变成了绝望。
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并非所有从事高危职业的人都会患职业病,究其原因,除了用人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病人自身保护意识淡薄也是一方面,“很多人并不了解尘肺病是什么,直到咳嗽加重、喘不上气才来医院就诊,结果检查出来就是2期3期,耽误了病情,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病人第一次检查就被确诊为晚期尘肺病谷是晓新最痛心之处。目前尘肺病虽然仍不可治愈,但是早发现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有利,这会大大减缓疾病恶化进程。“由于肺部处于紧邻心脏的生理位置,呼吸不畅,身体缺氧,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最后导致肺心病,这是很多晚期尘肺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
面对这些在矿场或工地辛苦工作几十年的尘肺病人,谷晓新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使命感。“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吸氧,科室为他们编排了一套呼吸操,定期带领他们做做操,目的在于加强肺部锻炼,提高治疗的效果。”她把情感倾注到病人治疗中,用实际行动减轻他们的苦楚。
尘肺病人肺部功能减退,容易引发感染,因而帮助他们加强日常防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尘肺病人的日常注意事项我都会逐一嘱咐他们,譬如出门回来要洗澡,避免2次粉尘污染,多吃木耳、猪血等清肺食物等,加强肺部锻炼,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急救,除了一些常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家里要准备急救心脏的药物,以备不虞。”她的叮嘱是每个病人出院前的必修课。
高危行业人群如何预防尘肺病,谷晓新为我们总结了八点,“第一是革,即改革工艺,意思是煤矿等粉尘较大的行业能够改进技术手段,如在开采过程中对煤炭进行包裹以减轻粉尘的散播;第二是水,即加强湿度,减少粉尘的传播;第三是密,譬如改善密闭的工作环境;第四是风,意思是勤通风,这些都是减轻粉尘的措施;第五点就是护,个人防护意识增强十分必要,将宣传的措施真正落实到自己身上,严格佩戴防尘口罩;第六点是管,单位要加强管理,监督工人进行防护;第七点是教,平时多开展一些宣传教育,使工人们意识到尘肺病的危害,推进防护措施的实行;第八点是查,这是极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工人们要定期体检,检查肺部,及早发现疾病对后期治疗意义重大,做好这八点,尘肺发病率才能够大大降低。”
尘肺病对个人乃至家庭甚至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当自由呼吸这项基本的生存机能却成为某些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他们的呼吸之痛也就成了社会之痛。“他们呼吸舒畅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心才舒畅。
新闻推荐
女报10月13日讯 十艺节已经隆重开幕,浓厚的艺术气氛极大推动了首届济南艺术品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众多艺术品经营企业、商户和收藏爱好者致电组委会,询问展会事项。报名参加免费鉴宝的收藏爱好者已经...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