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菲菲 通讯员 马广刚
10月20日,由我市泉韵艺术学校创作、编排、学生表演的群口山东快书《肉夹馍》参加了在济南市举办的全国第十届艺术节决赛,我市8名中学生以精湛的现场表演、动人的故事情节和完美的舞台效果,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誉。25日的颁奖晚会上,《肉夹馍》全票通过,成功夺得曲艺类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成为济南市选送节目中获得该奖项的两个节目之一。
30日,记者走进泉韵艺术学校,探访了沉甸甸的奖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2010年参加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获一等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2010年初,为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泉韵艺术学校就组织学生开始了山东群口快书《肉夹馍》的创作和编排。该校校长郭秀英告诉记者,当时从全校学生中挑选了几十人参加排练,但经过专家们的指导和筛选,最终只有8名学生有机会登上中央电视台,并一举获得当年8月份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0年10月,《肉夹馍》参加济南市关工委举办的三项活动演出荣获一等奖。2012年5月,《肉夹馍》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今年1月,《肉夹馍》又在省群众性计划生育文艺宣传优秀节目评选中荣获优秀奖。
众多专家名人出谋划策三年间五易台本
三年前的“首秀”获全国一等奖,如今又捧回十艺节上的“群星奖”,山东群口快书《肉夹馍》从台词到表演真可谓经历了“千锤百炼”。为提高《肉夹馍》的表演水平,泉韵艺术学校邀请了诸多曲艺界的专家和名人来学校指导。山东电视台节目著名节目主持人芝麻曾亲自来学校挑选表演选手,山东省曲协主席孙立生、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唐爱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赵连甲、空政歌舞团著名编导唐文光等都曾亲自指导过该校群口相声《肉夹馍》的演出,众多专家名人为这件作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独到的修改意见。
“仅是台本的修改就有五次之多,台词上的微调更是数不胜数,如今,经过多次修改和锤炼的《肉夹馍》台本越来越成熟,语言上更加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郭秀英表示。
为给学生多留排练时间 校长舍下脸与导演“耍赖”
10月16日是十艺节决赛第一次走台的日子,校长郭秀英带着学生们到济南走台,原本每个节目只有12分钟的走台时间。为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时间,趁走台的时候多排练几遍,郭秀英硬是带学生们排练了近一个小时。面对导演的阻拦,她不得不厚着脸皮“耍赖”,好话说尽为学生争取最后的排练机会.......
据了解,参加十艺节的8名学生平均年龄在12-13岁,都在上初中,平时学习很紧张,但为了比赛他们放弃了寒暑假和周末休息的时间坚持排练,最后阶段甚至每晚放学后要坚持练完才回家吃饭。学生家长李华女士告诉记者,由于长时间的训练,孩子们手里拿的铜快板已经把他们的手从磨破到磨出了老茧,但没有孩子因此退缩。还有的孩子打完点滴后接着赶来排练,只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唯一的指导老师孟祥霄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8名学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甚至每个眼神都是由他一点点示范的。面对快书台本的不断变化,他也在随时改变教授方式。有时候,学生学得烦了、累了,他就讲各种笑话逗大家笑,他的手里经常为学生们准备着治嗓子疼的药。
《肉夹馍》讲述动人故事小事情传递大爱
记者了解到,山东群口快书《肉夹馍》讲述了一群小学生之间互助友爱的感人故事。故事通过山东小学生发动同学帮助山西小学生一家度过难关的一件小事,向社会传递出“同是中国人”大爱正能量,孩子们的纯真和懂事被泉韵艺术学校的学生演绎得真实感人,在十艺节比赛现场曾引得无数现场观众落泪。
“参加十艺节获奖的8名学生中有5人是从2010年一直坚持下来的,他们当年学说快书时只有八九岁。”郭秀英说,多年的共同训练和比赛生活让孩子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在传递大爱的同时,学生们自身的思想认识也获得了提高。最后,郭秀英表示,学校将把《肉夹馍》让学生们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一项传统经典曲艺表演节目。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