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铮)
近日,随着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出台,前期看起来已被无限期搁置的济青高铁项目又重新回归全省人民视野之内。尽管距离其开工修建还需要经过大量步骤,但已引来一场关乎路线的口水战。
争论的焦点在于济青高铁选择南线还是北线。所谓南线,指从起点济南东站出发,经临沂、日照至青岛北站;所谓北线,则是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与胶济客专线路大致平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原先呼声很高的南线基本已被北线方案取代。
一条起点终点均无悬念的铁路,在尚未形成纸面框架的情况下便出现公开的争论与分歧,这在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上却不多见。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经历了前几年“跃进式”的高铁投资热潮后,高铁建设正逐步纳入理性轨道,特别是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下,投资人与地方政府间的正常博弈将左右未来一段时间高铁的建设方向。
走南线还是走北线
“心头的火苗还没烧旺,就被一瓢冷水浇灭了”,来自临沂的赵先生如此形容济青高铁在他内心的变化。
赵先生在济南科技市场内从事销售工作。2012年12月,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济青高铁将要建设,可能会经过临沂的消息,这让他很是高兴,“要是济青高铁修好了,用不了一个小时我就能回家了,比现在能省三四个小时。”
不过10个月后,这一情况却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13年9月25日,济青高铁预可研协调会在济南召开,涉及预可研阶段的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等重大问题,参与会议的人员包括济南、淄博、滨州、潍坊、青岛市的发改委及铁路部门负责人,这些地方串起来就是一条清晰的“北线”。
预可研报告全部内容并未对外公开,但从已经掌握的内容看,济青高铁初步计划将从济南东站引出,向东到达青岛北站,拟途经邹平等十几个县区。熟悉山东交通地理的人都清楚,“途经邹平”就意味着接下来将“途经淄博”、“途经潍坊”直至青岛。
另一则北线方案的佐证是,协调会后仅仅5天,潍坊市规划局便已公开为济青高铁潍坊段选线初步方案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由铁路专业研究机构编制设计的方案,济青高铁将设置寿光南、潍坊北、高密北等三个高铁站点。
据一位接近山东省铁路规划部门的人士透露,尽管从程序上来说目前济青高铁尚处在前期规划论证阶段,但是南线方案已基本被放弃,济南高铁基本上已经确定走“北线”。为何在短短时间内济青高铁的建设出现如此重大调整,上述人士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南线缘何被“放弃”
济青高铁拟走北线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临沂、日照的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失落之情,从一些网络言论中,甚至可以感受到这些地方的人们有种被高铁“放弃”的无奈。
一种反馈声音比较有代表性,即济青高铁北线方案几乎与目前胶济客专路线平行,作为一条客运专线,胶济客专已经实现了20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运行速度。“跑得快的火车全走北线了,山东南部还怎么发展”,杜先生如此认为。
济青高铁南线方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济青高速南线。济青高速是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车流量逐年递增,渐渐不堪重负,于是2007年山东省又兴建了一条连接济南青岛的高速公路,路线通过莱芜-临沂。本想减轻北线的通行压力,结果6年来济青高速南线仅达到设计车流量的19%。“高铁修建不同于普通铁路,经济因素会更多被考虑”。一名铁路知情人士介绍,综观国内已建成高铁线路,无一不是围绕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圈,在经济要素更充分实现转换间体现投资价值。济青高铁在走向上同样也要考虑地方经济实力,以及客源、生产要素流动等经济因素,“从长远看还要看能否给投资人带来回报。”
除此之外,环境因素可能也是影响济青高铁走向的重要原因。上述官员透露,几种方案调研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山东南部多山区,走南线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证实,根据公开消息,连接临沂、日照的鲁南客运专线项目已在加快运作,未来还将对接京沪高铁,成为纵贯山东南部的铁路大通道,有关方面正在争取将鲁南客专早日纳入国家铁路建设规划。
高铁时代的市场取向
全长约311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济青高铁如果变为现实,可以把济南和青岛两大核心城市间的运行时间缩短到1小时,对于山东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公开资料显示,济青高铁预计投资高达700亿元,由山东省与国家铁路总公司合资建设,力争2018年前后通车。山东高速集团旗下的山东高速铁路投资公司将主导下一步山东省内快速铁路网建设。
专家介绍,自去年铁路改革以来,高铁建设总体延续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由代表国家行使投资人权力的专业公司加上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共同成立股份制开发公司,可能是未来高铁建设比较合理的投资思路。
据一位接近决策部门的官员介绍,投资建设高铁费用巨大,列入国家总体战略及铁路总公司建设规划,则实施起来相对顺利,但如果以地方为主兴建,就不得不考虑投融资问题,为确保投资人利益,牺牲某些地方经济利益在所难免。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作为起止点均在省内的一条铁路,济青高铁具体走向的决策权主要还是在山东省,具体到建设投资层面,地方政府的态度非常关键,“高铁工程涉及诸多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这块成本谁来拿,拿多少,进度快慢,地方政府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取向决定高铁方向”,上述知情人士在评价济青高铁“南北之辩”时表示,过去修铁路主要取决于国家铁路部门规划,主要是国家投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高铁投资巨大,投资主体正在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在内,话语权正在逐步提升,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对推动我国高铁事业发展是有利的。 (本报记者 张铮)
新闻推荐
泉城新年音乐会带您重温经典时间:12月27日、28日晚 地点:山东会堂
本报11月27日讯(记者 陈炜敏)创办于1997年的泉城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济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2013年的泉城新年音乐会创造了济南演出市场的奇迹:门票提前四五天就基本售出,1280元的优质门票完全售罄,观...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