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可
女报记者 刘小可
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某些厂家将鱼肝油制成糖果销售的情况,这让大家开始关注鱼肝油的用药安全。部分专家表示,鱼肝油是药,不是补品,吃多了会中毒。此外,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鱼肝油中所含的维生素A和D,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量已经足够,无需额外补充。也有儿科医生表示,如果家长们不为孩子补充鱼肝油,幼儿的佝偻病发病率就会上升。
济南儿童保健专家称,鱼肝油中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母乳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小儿需要,所以补充鱼肝油有必要,适量补充并无不妥。
鱼油与鱼肝油是两种不同产品
据央视报道,康诺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亿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厂家将鱼肝油做成“夹心糖果”。有些鱼肝油产品以水产品名义注册,销售时混淆鱼肝油和鱼油的概念,有些公司故意用鱼油替代鱼肝油欺骗消费者。
山东省交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保健门诊副主任医师王春霞说,鱼肝油和鱼油不一样。鱼油是从深海鱼类动物体内提出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成分能阻止脑梗、心梗的发生,有大脑细胞神经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对婴幼儿视力和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其中的DHA即俗称的“脑黄金”。鱼肝油是从海洋鱼类肝脏内提取的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钙吸收和促进骨骼钙化。
母乳中维生素D无法满足孩子需要
王春霞说,单纯靠纯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她分析,新生儿出生后长约50cm,1岁时男孩约76cm,女孩74cm。“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后到1岁,这是婴儿的第一个生长高峰,需要丰富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而这一时期婴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够孩子的需要。”
她解释,一般来说,婴儿每天需补充维生素D400IU(注:IU为维生素计量单位),母乳中每1000ml里含维生素D20IU~70IU,而婴儿在6个月前吃不到1000ml的母乳。即使加上辅食,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也很少。
即使母亲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也难以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因为母乳中的维生素D水平受母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母亲每天补充维生素D2000IU以上,体内才能维持适量的维生素D。但单靠母亲供给婴儿不现实,没有这种方法。”
鱼肝油吃多了中毒?要具体分析
我国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指出,出生体重正常的足月儿,出生两周起即可服用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每日服用400IU~500IU至两周岁。户外活动较多,可以暂时停服,如配方奶粉中强化了维生素D,可适当减少维生素D剂量。
有专家称,鱼肝油吃得过多会中毒。王春霞称,这需要具体分析,“一下子吃了大量维生素D或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引起持续性高钙血症,这是维生素D中毒。”她接诊过的患儿中没有因维生素D补充过多导致中毒的,“家长都比较慎重,正常小儿每天摄入维生素D800IU没问题,每天服用2~5万IU,连续服用数周或数月,才能引起中毒。”美国一项研究显示,1岁内的小儿每日服用维生素D1000IU,1岁后每日服用维生素D2000IU,都不会引起中毒。
提倡选择药准号鱼肝油产品
王春霞称,大部分孩子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缺少维生素D,6个月内的孩子会烦躁、爱哭闹,睡眠不好。7~8个月的孩子可能出现鸡胸、漏斗胸,会走路后可能有O型腿、X型腿等表现。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长期不摄入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会上升,特别是在偏远山区,佝偻病发病率更高。”
目前市场上的鱼肝油产品主要有药准号和健字号两大类。对于该选哪一种,家长们很困惑。王春霞分析,健字号的鱼肝油产品属于保健品,服用剂量提倡每天摄入一粒或一丸,而每粒中含维生素D100IU~200IU,满足不了身体需要,价格也较高。国内药准字号的鱼肝油产品是按照药监标准生产的,制造工艺流程严格,质量有保证,因此提倡选择药准号的,并且是胶囊型的鱼肝油产品。不提倡服用液体制剂,容易被氧化。
新闻推荐
在北园大街这片济南家居卖场的集聚地,已经深耕细作了二十年的东亚家居,始终坚持“平价”策略,让消费者省心、放心地为自己的爱家添置家具。2014年,东亚家居依然秉承“平价”原则,通过各种折扣、让...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