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靖
女报记者 高靖
读者谢女士日前打来电话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作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而她和老公都不太擅长写作,在辅导孩子方面可以说有心无力。谢女士心里很困惑,是否有必要给孩子报个作文辅导班,或者多买些作文选让孩子看?平时若想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该从哪些方面下工夫?
就谢女士提出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一线语文老师,并请部分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家长发表了看法。
报班并非万事大吉
对于写作困难的孩子需不需要报班的问题,多数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是:报辅导班可能会对孩子熟练掌握写作方法,更好地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写好作文是个长期的事,肯定不会说上几天辅导班就立竿见影。
十亩园小学的陈莉老师刚好带的就是四年级的学生。她说作文最重要的是语言的积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无米。平时不善于发现,不善于积累,写作的时候自然无从下笔。对于写作基础比较差,家长又没有能力辅导的孩子来说,报班可能会让孩子在写作方法上得到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但真正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工夫还应该下在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但凡写作较好的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获取写作的灵感。
从事作文辅导工作多年的葛鹏认为,写作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顺利地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但现在一些家长太过心急,一旦报班就希望很快看到孩子作文成绩的提高。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一些辅导班不免急功近利起来,把写作变得程序化,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部分怎么写,都有了严格的模式。如此,辅导的目的成了应付考试,孩子的个性很难通过文字体现出来,而且容易让孩子厌倦写作。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摆正心态很重要。一是要选择那种真正能培养孩子写作兴趣的辅导班,二是要积极配合,不要以为报了班就可以放手了,要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课下做好必要的引导,帮孩子养成观察和积累的好习惯。
背范文不如读经典
说到范文的作用,陈莉老师的观点是,孩子可以通过看范文获取好词佳句,为自己储备下锅的“米”,但有些孩子背诵范文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她说,在平时的作文课上,她会给孩子当堂读多篇作文,这些作文各有各的精彩之处,孩子们听了之后,也能从中借鉴到不同的东西。但孩子们千万不可过度依赖范文。相对于范文,陈莉更希望孩子们多读经典作品。她说,读经典并不意味着啃大部头。其实我们的课文都是精选的,每一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的,孩子如果用心体会,对作文还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王贵华认为,学生初学写作的阶段,参照一些范文进行仿写可以帮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章法,熟悉作文的结构,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训练,就像小时候借助学步车学走路一样,不可能一直依赖学步车走下去。当孩子掌握了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能之后,就可以让经典作品代替范文,让孩子学会从经典作品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在这一点上,做家长的郑先生深有体会。他说,他一直很注重培养女儿的读书习惯,经常带女儿去图书市场选名家之作。孩子喜欢看的书,他也陪着一起看,还经常跟孩子讨论其中的情节。虽然女儿很少接触作文选之类的参考书,但写出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宣读。
多练多写水到渠成
被采访到的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提高写作水平,关键还要多练多写。所谓练,包括练习观察、练习表达两个方面。观察是基础,不注意观察,就无从表达;而表达是对观察结果的梳理和提炼,只学会了观察,不知如何表达,也无法形成像样的作文。
王贵华说,培养孩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的习惯,应该从平时入手,而不要临到写作文的时候,特意带着孩子去爬个山,硬硬地去找素材。这样孩子带着任务去观察体验,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如果让孩子在平时散步、游园、逛超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把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样积累的素材肯定要比刻意寻找的要生动得多。
有了细致的观察,真正落到纸上,还需要孩子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出来。陈莉老师举例子说,有些孩子平时说话伶牙俐齿的,但写出的东西未必出色。这就说明,书面表达还是要经过一定训练的。所以说,要想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平时必须多练习,无论是写日志、写周记,还是老师布置的作文,都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熟能生巧。写得多了,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就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提高作文水平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新闻推荐
3月23日,山东省第三届国际移民展暨海外教育、投资置业及生活方式展在济南万达凯悦大酒店盛大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新加坡、匈牙利……各国近百家机构参...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