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上课的时候,妈妈会在没人的教室绣十字绣,作为一个“副业”点击查看原图经过长时间训练,江涛已经可以用刀切橙子了
点击查看原图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老师重复很多遍孩子才能学会
点击查看原图进入学校以来,江涛已经可以熟练地画画了
点击查看原图因为平时工作忙,江涛的爸爸只有周末才有时间陪她玩
点击查看原图从安徽到济南,这已经是江宏一家漂泊在外的第四个年头,当小女儿江涛被确诊为“自闭症”后,这样的生活似乎就没有了尽头。今天,第7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障碍,只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而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女儿江涛确诊时只有3岁。身处小城镇,那是江宏第一次听说自闭症,得病的孩子就像是天空的星星,只在自己的世界里闪烁,漠然对待四周的一切,包括亲人的爱。老家没有正规的自闭症学校,江宏和妻子就带着女儿去上海,一年后,几十万的治疗费最终拖垮了这个家。
如今,在济南的生活,艰辛中也伴随着希望。江宏每隔几个月就要换一份工作,现在在小区看车,晚上还要加班做保安,一家人就住在地下车库,“孩子的学费一个月要3000多元,凑不齐就先停课,攒够再继续上。”为了多挣点加班费,江宏已经3年没有回家过年,“能感觉到女儿每天都在进步,有时可以主动叫爸爸妈妈了,人也安静了很多,我现在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她,不让她受欺负。”
去年,江涛生日,江宏给女儿写了一封“家书”,读来字字是爱,“无助的父母多想为你撑开一把遮风挡雨的伞,无论艰辛和曲折,不放手,一路向前走,不后悔,不回头。”妻子把这段文字存在手机里,她说过放弃的话,可江宏却一再坚持,“她的爸爸比谁都爱江涛,我们相信,女儿是能知道的。”
说起孩子的未来,原本乐观的江宏总是一阵叹息,“查出这种病,就没有奢望孩子成才,我们只希望她能健康。我们会一直陪着孩子,这个家现在就算是跟着她走了,也不敢想以后,如果只剩下她自己了,也是担心她能否生活的好……”
在济南这家自闭症学校,江宏是少数愿意面对媒体的学生家长,“我们家是外地的,在济南也没有亲戚,江涛的病多和人接触是好事,我们期望她能走出自己的世界,希望能有好心家庭来帮帮江涛,愿意和她做朋友。”本版文记者陈心如实习生付玉图记者赵天羿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郑芷南)4月1日23时40分,在世贸广场四楼南侧餐厅内,一名4岁左右的小男孩手指被垃圾桶上的过滤...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