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张继平
武训行乞办学的故事可谓人人皆知。鲜为人知的是,在清光绪末年的济南城里,也曾有一位像武训一样的兴学楷模,名叫李凤林。
李凤林出身贫寒,很小便在济南城里当车夫,以供生计。
李凤林虽然目不识丁,却十分热心学务。他每天都把所挣得车资,拿出一些储存起来,自己却节衣缩食,常常饿着肚子拉车。然后他把所存资金全部买成学习用品,“以奖学生之勤学者”。李凤林发现“无教育者之多,风气之闭塞也”,于是,他倾其所有创办了一所宣讲所。
后来,李凤林还在府学文庙门前租房办了一家简字学堂,“即以车资捐充常年经费,堂内诸事悉完备。”当时的历城县令得知此事,特地送给李凤林“见义勇为”匾字一方。李凤林兴学一事,《清稗类钞》中有专章记述。
新闻推荐
1.孩子3个月了,有往里斗眼的情况,请问斗眼和斜视有什么区别?斗眼就是我们常说的内斜视,这种内斜视需要鉴别是真性的还是假性的。因为婴幼儿的鼻梁又宽又扁,瞳孔距离比较小,眼位虽然正常,但是外观上...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