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宗璘
女报记者 耿宗璘
中共济南市委外宣办供图
“你心中的济南标识——— 找找泉范儿”大型活动自3月1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热心市民纷纷打来热线电话或发来电子邮件,推荐心目中最能体现济南城市特色的各种标识,拉拉在济南生活的亲身经历,秀秀自己与济南的亲密合影,抒发对济南的热爱和感情。同时,也有不少读者认为,提到“泉范儿”,他们首先会想到“泉水”,不知能否将活动名称改得更加通俗易懂、内含宽泛一些,“老济南人可能还能联想到济南的泉水,但外地游客可能就不知所云了,若改成‘济南范儿\’、‘泉城范儿\’或者‘济南气质\’,人们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泉范儿”不仅仅指泉水
“找找泉范儿开始以来,我就一直非常关注,觉得很有意义!”电话那头,画家刘月芬激动地说,她今年已经56岁了,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增强济南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外,能把济南的特色打出去,让外地人觉得咱济南有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东西,意义非常大呀。”
“一开始看到‘泉范儿\’,我马上想到的就是济南的72名泉。”刘月芬说,“泉范儿”的名称虽然朗朗上口,也有文化底蕴,但似乎容易让人误解,“泉水当然是咱们济南的一大特色,但我觉得除了泉水,咱们还有很多特别有范儿的东西。”刘月芬说,自己作为一名绘画爱好者,非常喜欢济南的风景,“我从小就住在济南东流水附近,就是现在五龙潭东门的位置。我上学时,每天都会围着大明湖跑操,看着湖中的荷花,还有美丽的湖面,那景色,别提多美了!我现在画的画,很多都是咱济南的景色。我觉得,像千佛山、大明湖,还有荷花都能成为济南的符号。这样说来,活动名称不如更明确一下,就叫‘找找济南范儿\’。”
热心市民张心女士说:“在老济南人看来,济南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泉范儿\’在外地游客看来,可能就只能想到泉水了。所以我想,能不能换成一个更直观的词,让那些不熟悉济南的人也能一下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呢。”她说,这样就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活动中。
“济南范儿”渗透在文化之中
“我觉得,要说这范儿,就应该体现在咱济南的文化当中。”济南市第三中学的退休地理教师王毓柱对记者讲到,今年78岁的他,已在济南生活了60年,“虽然我生在济宁,但我却见证了济南60年的变化发展,可以说我已经是个济南人了。”
王毓柱说,在他眼中,“泉范儿”指的只是泉水,如果要代表济南的文化应有一个更响亮的名称。他介绍说,“就说咱们的经纬路,跟地球的经线纬线的设置完全相反,这些都是有特殊文化背景的,这在咱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如此,王毓柱说,最让他感动的,其实是济南人骨子里带有的豪爽和大气。“这些年,我和老伴去过欧洲,也到过全国好多大城市,但仔细想想,还是咱济南好,还是咱济南人的范儿最好。”他说。
“山东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济南人,自然也就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研究所副教授李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不仅景色独特,“而且正是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造就了咱们济南人独有的性格和文化特征。济南人有着山峰般的敦厚和仗义,也有泉水一样的柔顺和内敛。”
“济南范儿应融入济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发动老百姓参与其中,这个活动从名称到内容都要市民化些,通俗化些。”采访中,许多市民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名称若改成“找找济南范儿”、“找找泉城范儿”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新闻推荐
作者:韩晓璨女报记者 韩晓璨编者按 “叛逆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耳熟能详的的词汇,可是一旦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家长们仍难免错愕。很多人似乎忘了自己曾经的青春,只为孩子的不乖而烦恼。在...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