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鹏飞摄
日前,天发舜和酒店地下一层,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水源热泵。记者李鹏飞 摄
节能不会造成污染,但济南首个水中取能项目遇重重阻力
□本报记者 石晓丹
从河水中提取能量,给附近酒店供热、制冷,每天节省能源费两三千元……日前,在济南市宾馆餐饮行业节能工作现场会上,山东永能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的这一探索引发多方关注。“假如这项技术能够在每条河道附近的酒店、医院乃至居民区推广,将给整个城市的节能降耗带来很大利好。”山东永能董事长王彦洪说,但项目推广时困难重重。
【成功案例】“借河”水供暖制冷,一天能省两三千元
5月11日,记者在济南天桥区西工商河段看到,一条直通天发舜和酒店的排水管,源源不断地有水排到河道中。
“这可不是酒店在偷排污水,是跟我们合作新上的水源热泵项目,在提取河水中的能量后把水‘还\’回来,取走的能量用来给酒店供热、制冷以及热洗澡水等。”王彦洪介绍,这也是济南首个用地表河水取能的案例。
据介绍,正如水通过水泵能从低处流向高处一样,热泵系统能够把能量从温度低的地方转移到温度高的地方。大家比较熟悉的空调就是热泵系统的一种,它利用热泵将“热”从比室外温度更低的室内“泵”向室外,冬季相反,以实现空调房间冬暖夏凉,而水源热泵就是夏季把室内的热“泵”向水源,冬季从水源取热“泵”向室内。
在王彦洪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天发舜和酒店地下一层的一间设备室,里面放着四个“大铁箱子”。“这就是我们刚上的4个水源热泵机组,目前正处在制冷状态,通过压缩机将酒店水中的热量释放到护城河水中,再把降过温的水输送到每个房间用于制冷。”天发舜和酒店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从今年1月17日正式运行这套设备,目前已经暂停了原本用来供热的燃气锅炉和中央空调的冷却塔,每天大约能节省两三千元的能源费。
【前景展望】 用于居民供热,取暖费可减少5元/平方米
“水源热泵早在100多年前就被发明出来了,近几年国家十分提倡节能减排,国内才开始热起来。”山东永能公司副总经理赵志民主管技术研发。他介绍,这项技术已十分成熟,重庆、湖南等地均有运用地表河水取能的案例。在济南,污水源热泵等也被广泛应用。“一般水源温度在夏季比空气温度低,冬季比空气温度高,因此水源热泵与空调相比,由于‘搬运\’能量更少,单位热量的能耗也更低,比普通空调可节能40%以上。”赵志民说,水源热泵也有缺点,主要是对水温、水量的平稳性要求严格,不过经过他们自主研发,目前设计的水源热泵在0—3℃的水温下也能提取出能量。“像济南这样的城市最适合使用地表水水源热泵。”王彦洪说,济南拥有小清河、护城河、大明湖等大量地表水资源,尤其是护城河,水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便于水源热泵工作。“目前这些水资源除观赏用外,大多白白流掉,十分可惜。”赵志民说,假如在护城河、小清河等河道沿线建设水源热泵项目,给周边3公里以内的酒店、医院、学校等单位供热、制冷,将对全市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周边还未实现集中供暖的居民区,届时取暖费至少要比集中供暖每平方米便宜5元以上。”
【阻力重重】项目拖8个月才获“放行”
“一些酒店看了天发舜和的案例,也开始对这项技术感兴趣。”采访期间,一家位于护城河边的酒店来找王彦洪洽谈项目。不过,让他感到苦恼的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济南市相关部门及市民对这项技术都不十分了解,项目在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
王彦洪说,以天发舜和项目为例,原本双方在2012年底就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建设时间为2个月,结果用了10个月,项目才正式投入使用。其间,他们与天桥区排管中心沟通多次,拖了8个月才获“放行”。项目施工过程中,也曾被市民误认为开采地下水源,举报到相关部门。
“河水只是在水泵管道中简单循环了一下,除去水温会发生3℃—5℃的变化外,水质不产生任何变化。”赵志民说,尽管他们并没有针对水质做相关检测,但只要了解水源热泵的原理,就可以确定这一点。另外,由于热泵用水量不大,以天发舜和为例,4个机组1小时只用300立方米水,管道排出的水对整条河道的水温影响微乎其微,再加上部分高出的水温还会用于酒店热水供应,因此变化更小,基本不会破坏河水生态环境。
“在济南,这是个新兴事物,我们也是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才最终确定该项目不会对河水以及河道泄洪产生影响,还曾要求企业修改过一些设计方案。”天桥区排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坦言。
“还好,天桥区最终给我们放行,但假如每个项目都需要沟通这么长时间,这项技术的推广就太难了。”王彦洪说,济南市区每一段河道分别由不同辖区的不同部门管理,他们希望在全市设立统一建设标准和规划,以避免一一沟通。
部门说法
用护城河水须经过论证
“对于水源热泵这项技术,之前我们也做过一些了解,如果操作规范的话,确实不会对水造成污染,我们也鼓励企业积极使用这项技术来取暖、制冷。”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排水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事水源热泵的企业获得特许经营许可证后,需要再与各个河道主管部门沟通,在他看来,大部分部门会比较支持。
主管护城河的济南市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对这项技术并不十分熟悉,不过护城河以“先观后用”为原则,在使用方面,他们十分谨慎,“需要经过多个部门、专家考察论证后,确定真的不会对水质以及水中生物产生影响,才会考虑允许使用”。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刘阳)昨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济南市西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广播电视台龙视天下传媒集团在济南园博园签订合作协议,中国首个与国际A级电影节接轨的“影评人奖”———“中国影...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