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观察
□徐 敏
两年前济南首次提出“八主路非机动车道将禁停车”。如今,两年过去了,禁停工作虽然已有进展,但似乎仍略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之嫌。
据媒体数据统计,拆分成29条市政道路的“八主路”实现禁停的仅11条,即便如此,使用硬隔离设施完成禁停路段的隔离设施,也常常面临着被人为损坏的尴尬。禁停这条路,走的实在是有点慢,有点难。
其实,说起禁停的初衷,就是要保障非机动车出行群体的路权。再加上汽车尾气对雾霾天气的“贡献”,经过长时间宣传后,市民也逐渐接受了非机动车道禁停的理念。然而,为何禁停之路走得如此坎坷?不妨回到最初的担心上找找原因,停车难问题有没有很好地解决?
禁停工作推进之初,相关部门曾经承诺,不会一味地取消路边停车位,与此同时会挖掘其他停车资源,尽量满足停车需求。不容乐观的是,停车位配套建设却裹足不前。新世界商城顶楼停车场目前仍然停留在图纸上;燕山学校地下停车场比预计工期晚了半年多后也终于建成,但仍然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投入使用;多处大型商城规划的地下停车场用作商铺的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善。这些,不也是禁停进展难的原因吗?
下力气禁停,不如下力气完善停车场的建设。有规划的停车场尽快施工,建设完成的投入使用,被挪用的尽快退还,相信这些停车位数量,远远大于非机动车道上规划的合法停车位。有地方停车了,相关部门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推进禁停工作了。虽然这也不是解决辅路禁停的釜底抽薪之策,至少可以在“禁停”和“往哪停”的问题上,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新闻推荐
济南初二学生华同学,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打开电脑,学习20分钟101网校课程才写当天的作业,学习成绩原来一般的她在开学第一次开始中,数学考了满分,这是她进入初中以来最好的成绩,妈妈非常高兴,以现在的程...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