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卫波
□本报记者 张卫波
今年10月,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3月,组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博览会会徽、吉祥物、宣传语、海报和文化衫,征集公告发出后,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其中部分读者设计的会徽颇具新意,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非遗博览会的热情。
读者会徽设计独具匠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创办于2010年,今年已是济南第二次承办这一盛会,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魅力非遗·延续传承”为主题,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交易会等多项内容,将全面展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
从组委会目前收到的会徽投稿情况看,“中国风”设计是很多人的首选。来自湖北武汉的张钰鹏今年25岁,是名在校大学生,这次他设计了一个由四个“文”字互相环绕交集而成的“中国结”会徽。在设计说明中,小张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标识以‘文\’字为设计元素,四个互相环绕交集的‘文\’字组成了一个中国结,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古老的文化。同时,四个互相环绕交集的‘文\’字又像四个互相牵手环绕一圈的人,寓意着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外,四个互相环绕交集的‘文\’字也表示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集,诠释了博览会的意义。”
而来自山东荣成的读者李俊则选择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风格设计会徽,用毛笔字的带笔勾勒出一个接近圆形的嫦娥形象,李俊介绍说,“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神话传说之一,在他的家乡荣成市蔡家庄,有着独一无二的龟形地貌,有嫦娥怀中玉兔所幻化的兔子石,有象征月中金蟾的蛤蟆石,有后羿射日时的支日顶等,这些神奇石头承载着不朽传说,这也让他产生了用嫦娥形象设计非遗博览会会徽的想法。
征集活动本月底结束
征集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中,时间截至5月31日。征集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团对作品开展专业论证、修改完善、整合提升以及法律注册保护等一系列工作,并向社会公布第三届非遗博览会会徽、吉祥物、海报、文化衫的最终设计方案以及宣传语口号。
会徽、吉祥物将用于非遗博览会的旗帜、场地、印刷品以及其他衍生产品。应征作品应当鲜明、生动地体现第三届非遗博览会的特点。应征会徽设计要求彰显一定的齐鲁特色或泉城风情。吉祥物设计要求构思新颖、色彩鲜明、简洁美观,充分结合山东地域特色,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体现欢乐吉祥的艺术魅力,吉祥物设计应包含名称设计。非遗博览会宣传语、海报、文化衫等应当紧贴非遗博览会主题,充满感染力和亲和力。作品设计形式为平面彩色设计稿,须为附有创意说明的原创作品。应征作品中会徽、吉祥物应当包括彩色版设计图稿、三视图、名称、创作理念等,并附500字以内的设计文字说明,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存储格式为TIF。同时作者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及手机、QQ或者E-mail等有效联系方式。非遗博览会组委会将在官网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选者名单并向获选者颁发荣誉证书。联系电话:0531—82886110、82886106,投稿邮箱:dsjfyhzj@163.com。平信可邮寄至:济南市经七路28-1号济南时报文化部,邮编:250001。如果你有合理化的想法或建议,也可发至邮箱:dsjfyhzj@163.com,组委会会充分予以考虑。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任晓斐)昨日,都市生子大戏《食来孕转》在济南新闻频道《今晚剧场》热闹开演。与以往婚恋育儿题材的电视剧不同的是,该剧突破了千篇一律的“家庭斗争”为立足点的创作方式,聚焦沈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