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长假近在眼前,今年最大规模的出游高潮即将掀起。临近旅游旺季,国内景区门票举措上出现“两极分化”,有的涨价,有的免票。面对截然不同的两种举措,游客会为谁点赞?毫无疑问,游客肯定从心理上为免票者“点赞”,但“点赞”归“点赞”,游客却更善于用“双脚投票”:或许免票的景区游客不一定都去光顾,反而涨价景区被挡不住的人流挤爆。这件事,的的确确是市场说了算。
涨免两极分化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多家景区涨价,苏州园林、大理苍山、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已实行新票价。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中国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109元,国内5A级景区门票已迈入“百元时代”。
面对知名景区涨价,河南、吉林、山东、安徽、新疆、重庆、湖北、江西、贵州9省份做出“不涨价”表态。不少地方推出免票优惠,免票力度不同,有的一免到底,有的仅免一天。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石家庄西柏坡等5A景区早就施行免票。三峡集团宣布自9月25日起,三峡大坝旅游景点对中国游客(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施行门票免费。
在国内国庆节期间的免票名单中,济南四家国有园林景区在列。济南九如山、水帘峡景区门票打折,章丘莲台山景区、锦屏山景区,门票半价。北京的力度更大,北京市373家公园国庆节当天免费开放,占全市公园总数的96%,其中40余家是收费公园。
涨价依然爆棚
国内游客选择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尽管对门票价格也在意,但这并不是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例如,经过上一次调价后,武当山、黄山、九寨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14个景区的门票价格已突破200元。但每逢节假日,这些景区依然人流如潮。假日报道中,频现“爆棚”“挤爆”“踩平”等字眼。去年国庆节期间,九寨沟景区一度发生因人流量太大而导致游客长时间滞留的事件。
景区门票涨价,游客依然趋之若鹜,这是为何?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使然。当前,我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执行不力,游客在有限的假期中,只能优先选择传统知名的景区游览。名山大川及5A级景区,均被列入游客最想要去的“第一梯队”。
因此,使用“双脚投票”的游客,尽管对涨价造成的旅游成本增加内心不爽,但多数人不会因涨价而抵制前往旅游。
(本报记者 盖幸福)
延伸阅读
景区发展应摆脱“门票依赖”
自然历史风景名胜本属公共资源,适当收费以资平日运转也属正常,但频繁涨价让秀美河山变成百姓“玩不起的风景”。问题出在哪?目前大部分景区主要靠门票收入维持运转,而不愿开动脑筋,深入发掘景区内涵,加强服务,拉长做粗产业链条,把景区的收入从门票转向后续服务。如果开动脑筋,打组合拳,总有办法可以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比如,政府部门可通过适当转移支付,推动景区转变发展模式。再比如,有关部门可引导景区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摆脱门票依赖还应建立合理的票价生成机制,对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控制,形成政府监督有效、景区收支透明、百姓消费明白的机制。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27日上午,齐鲁汽车生活广场在济南长清区盛大启用。齐鲁汽车生活广场的启用,标志着山东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有了首家汽车6S营销模式。在启用仪式当天就售出汽车上百辆,来自全省各地的消费者达上...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