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宽阔洁净的主街。(本报记者 张源源 摄)
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席庄村村口的健身小广场。(本报记者 张源源 摄)
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毗邻黄河,盛产济南著名的“吴家堡大米”,吴家堡街道的席庄村种植大米有着悠久的传统,是吴家堡大米主要产地。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席庄村村容整洁、邻里和睦,村庄西南侧的稻田随风起浪,湿地池塘内荷叶连天,组成一幅温馨闲适的田园风景画。
水稻种植成为产业特色
走进席庄村,空气变得湿润起来,由于村内120亩耕地基本都由村办合作社流转种植水稻,稻田生态较好,湿地覆盖率高,气候也格外温和。常见到白鹭等鸟类从村庄上空低低飞过,试验田内十几个品种的水稻接近成熟,色彩斑斓。村内道路洁净,硬化率100%,老人坐在门口聊天、打牌,孩子们在广场上玩耍,村内保洁员在巡视街道……席庄村仿佛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安静的世外桃源。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席庄村对所有破损街道进行硬化,铺设花砖840平方米,绘制250平方米文化墙,种植了桔子树、芙蓉树、樱花、百日红、海棠树等美观的绿化树木近500株。
村庄还将把原有路灯进行更换,换成LED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全村近2000平方米绿化地带也进行了全面修剪。
全民参与清理“三大堆”
“三大堆”是农村一直以来的“顽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既完成清洁任务,又让村民真心接受、拥护?为搞好清洁行动,村两委召开专题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开展清洁行动的相关方案,收集清理建议7条,整治方法3种,全面展开村内清洁工作。
针对村内以往存在的“三大堆”问题,建筑废料遗留等现象,侵占公共绿化地种菜情况,为村民讲解村庄整治具体内容、时限,并结合现状向每户居民发放了关于限期清理的明白纸443份,确保清洁工作整体性。利用悬挂条幅,粉刷墙体标语,黑板报、广播、召开居民代表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清洁行动的意义,从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综合素质入手,在全村营造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结合村内保洁员工作特点,适时逐户进行宣传动员,并结合各住户周围卫生现状进行批评教育工作,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观念、帮助他们建立以村为家的社会风尚。在村委前宣传栏内开通了住户门前卫生一览表,及时公布门前乱丢废弃物的不文明现象。通过各项宣传工作,村民们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卫生观念,基本杜绝了乱丢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由于全村的努力,席庄村的清洁行动进展顺利,村内仅20天就清洁完毕。
勤俭节约传递正能量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造村庄,一些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席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用钱堆起来的。在申请市级项目资金的时候,村主任刘建波就实实在在地做预算,掰着手指头一点一点儿地算,好像自家过日子一样,把钱花到要紧处。村里项目不少,但资金算到了最实处,没有一点虚高的预算。“国家的资金也不多,我们不能狮子大开口。国家想着村里,给村里干好事,我们就很感谢政府,得给政府省钱,让政府有更多的资金为老百姓干实事。”
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重,村里干部就以身作则,出工出力,为的是节省一点资金。村里还开会发动全体村民参与,投工投劳,主动而为。在资金还没有下发的时候,就筹措资金,不等不靠,靠着自身的努力,使村里环境面貌迅速得以改善。建设过程中还遵循了因地制宜、体现自然的法则,不砍一棵树,不毁一株草,不挪一颗石,利用废旧的瓦片、砖头、石头、石片、石子等材料,就地取材,既节俭、又实用,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充分体现了村子自身人文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理念
建设美丽乡村,得益的是广大农户。享受良好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是每家每户的心愿,也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建设。只有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大家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村里艰苦奋斗的传统没丢,勤俭节约的美德没丢,而是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席庄村的党员群众正齐心建设着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园。(本报记者 周历 通讯员 陈芳 李连法 田虎)
新闻推荐
市民王先生:今年民政局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福彩贴心一键通,请问什么条件的老人可以享受这项免费政策呢?如果家里老人不符合免费申请的条件该怎么办理福彩贴心一键通呢?市民政局:2014年,“福...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